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台港政壇 新生代崛起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9日 06:35
2016年01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的1.16大選,對香港有不少啓示。啓示之一,是台港兩地年輕一代都成為社會抗爭主流,政治素人從街頭抗爭開始,不依附黨派,反建制反權威,贏得了普羅大眾的好感和支持,終於在選舉中取得席位,從街頭走入體制。


由社運領袖發起的政黨「時代力量」共有5人當選台灣立委,席位雖然不多,然而在立法院內已是第三大黨,可以組成黨團,進入黨團協商。「時代力量」其中3人參加分區立委選舉,他們在政治上是新手,但都不算「年輕」——洪慈庸33歲(台中第3選區)、黃國昌42歲(新北第12選區)、林昶佐39歲(北市第5選區),打敗的都是資深立委如李慶華(1993年任立委至今)、楊瓊瓔(連任五屆)、林郁方(連任四屆);新人勝舊人,跟香港去年區議會選舉傘兵擊敗幾名老將何其相似。很明顯,台灣和香港都出現一股求變、希望新人出頭,要暮氣太重的「老餅」下台的強烈情緒。


民主日漸成熟 深藍深綠式微

啓示之二,是民主政治成熟之後,極端主張的政黨逐漸失去支持,最後完全泡沫化並在政壇失去影響力。最早走上這條路的是新黨,它代表國民黨內的急統派,屬深藍,主事人如郁慕明等,現在台灣政局已完全沒有影響力。同樣,支持台獨並得到前總統李登輝力挺的台聯(屬深綠),在上周六的選舉中也無法在立法院贏得席位。


曾幾何時,台灣議會內也出現過打鬥、搶咪等違反議事規則的過激行為,開放總統直選之後,有評論也擔心民進黨會得勢,帶領台灣走向獨立。結果是,台灣議會現在的拉扯毆鬥基本消失,民進黨也不斷修正,找出了一個與大陸和平共存的方法。要相信人民,台灣民主選舉令政治變得更理性、更包容、更和平。


不察數據民情落差 國民黨大敗收場

啓示之三,是執政黨通常滿足於經濟數字良好,察覺不到民情的真實情况;國民黨馬英九執政8年,兩岸經貿有長足發展,失業率偏低,表面上看,台灣遠比陳水扁年代經濟一潭死水要好得多。然而台灣基層民眾的貧富懸殊、樓價飛漲、基層勞工薪金低迷不振等困境,馬英九政府似乎無知無覺;有評論說國民黨大敗徵兆見於2014年九合一選舉,其實2012年馬英九尋求連任時,台灣媒體指不少民眾「含淚投票」,他們支持藍營,但對現狀已感不滿。結果過去4年情况依舊,到今年大選,國民黨終於大敗收場。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