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圍市况不佳,而A股現在已不能作為參考的依據,正在關起門來自成一國。A股將會回到大牛市之前的態勢,就是各方都不聞不問、投資者喪失了入市的興趣、中央出什麼政策也沒有人理會,市况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的基本情况和牛市前一樣,但股價卻已上升了不少,因此就可以定義為A股「超貴」!
中國的匯率貴!中國的債券貴!中國的股票貴!其實是每件東西都貴!但中國卻不知道如何去戳破這個泡沫!外資認為中國必須戳破這個泡沫,但又不知道引起的殺傷力有多大,因此就索性不賭!有人說香港的股票便宜,但由去年九月到現在,AH股的差價,就大慨又再拉濶了約20%!AH股的差價若不收窄的話,買H股就變得沒有安全感!
「中國製造」不能再製造「市場價值」
內地的資本市場仍然在維持着一個計時炸彈的局面,外資總覺得中國什麼都貴,中國政府卻想着用供求關係去扭轉這個局面,目的就是千方百計地不想把這個泡沫戳破。但這為什麼是一個泡沫?要在中國投資而有利可圖,現在都要顧慮匯率的問題、空氣污染的問題、交通擠塞的問題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製造」現在是不能製造出一個「市場價值」出來?
十年前中國做生意,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拿塊地、建個廠、請些人,就可以來料加工,就有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去賺取不錯的利潤。但現在這個方法再也行不通了,現况是人工貴、開支大、競爭者眾,現在基本上沒有外資會進入中國去做這些生意了。中國現在想轉型、想走高檔路線,但市場卻投了不信任票。中國的產品向市場推出了廣告,但卻不能令消費者建立起信心,企業對品質的訴求難以回應,造成市場推廣困難。不能提供一個商業模式出來令投資者會覺得能有利可圖的,又焉能不敗?中國現在的情况是互相鬥爛鬥殘,旁人看到都怵目驚心,投資者又怎敢趟這窪渾水?沒有「新水」,又怎能「發圍」?
產品推出廣告 無法建立信心
現在中國的情况是一個畸形的發展,中國在手機互聯網上的應用,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卻沒法令市場相信會有那間公司能由此而能賺到大錢的。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中國市場中仍然充斥着舊經濟的公司,新資金又怎敢傾注入來賺錢?在中國要賺錢不外乎兩種方法,其一就是如騰訊(0700)、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經成立了一個很強勁的基礎,可以透過信息流量來賺錢;另一就是如NIKE、迪士尼這些公司,透過建立天下無雙的品牌來賺錢。除此以外,任何的外資進入,都會面對抄襲、同質化的競爭,外資不斷撤離中國就是這個原因。當一個國家不能提供適當的商業保護,資金就會捨你而去。
人民幣貶值 投資者不知所措
過去中國政府「大有為」地人為托高了一切資產、股市和樓市,現在又主觀地不容許泡沫爆破。正因為不爆破,外資看見了就會覺得趁未爆就走為上着,現在這些觀念已成了形、定了性,於是就積重難返,困局就不易改變。
2009至2014年A股可以說是衰足了5年,只是由2014年開始的兩年,就猶如給投資者做了一場好夢,現在一切又打回原形。A股現在是實行「鎖國政策」,關起門來自吹自擂,雖然容易炒起,但卻不知道何時會無人接貨而無以為繼,隨時就可以致命!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扭轉了市場的預期,投資者現在不知所措,就互相踐踏,屍橫遍野。
不讓泡沫戳破 造成封閉局面
現在中國正在股市中積極維穩,正好證明中國是不想把泡沫戳破。但泡沫不破,外資就不會進入,就形成了自我封閉的局面,短期內也難言轉好。「塘水滾塘魚」絕非治本之法!真正的治本,就必須提升中國的產品質素以達到有競爭的能力,又或是令匯率下跌去吸引外資投入,若兩方面都不能做到,就只有「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了,但這就是好事嗎?一切思維都戀棧在舊有的規則和信念之中,是只會被時代所淘汰,相信中國不可能是個例外,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中國的匯率貴!中國的債券貴!中國的股票貴!其實是每件東西都貴!但中國卻不知道如何去戳破這個泡沫!外資認為中國必須戳破這個泡沫,但又不知道引起的殺傷力有多大,因此就索性不賭!有人說香港的股票便宜,但由去年九月到現在,AH股的差價,就大慨又再拉濶了約20%!AH股的差價若不收窄的話,買H股就變得沒有安全感!
「中國製造」不能再製造「市場價值」
內地的資本市場仍然在維持着一個計時炸彈的局面,外資總覺得中國什麼都貴,中國政府卻想着用供求關係去扭轉這個局面,目的就是千方百計地不想把這個泡沫戳破。但這為什麼是一個泡沫?要在中國投資而有利可圖,現在都要顧慮匯率的問題、空氣污染的問題、交通擠塞的問題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製造」現在是不能製造出一個「市場價值」出來?
十年前中國做生意,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拿塊地、建個廠、請些人,就可以來料加工,就有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去賺取不錯的利潤。但現在這個方法再也行不通了,現况是人工貴、開支大、競爭者眾,現在基本上沒有外資會進入中國去做這些生意了。中國現在想轉型、想走高檔路線,但市場卻投了不信任票。中國的產品向市場推出了廣告,但卻不能令消費者建立起信心,企業對品質的訴求難以回應,造成市場推廣困難。不能提供一個商業模式出來令投資者會覺得能有利可圖的,又焉能不敗?中國現在的情况是互相鬥爛鬥殘,旁人看到都怵目驚心,投資者又怎敢趟這窪渾水?沒有「新水」,又怎能「發圍」?
產品推出廣告 無法建立信心
現在中國的情况是一個畸形的發展,中國在手機互聯網上的應用,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卻沒法令市場相信會有那間公司能由此而能賺到大錢的。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中國市場中仍然充斥着舊經濟的公司,新資金又怎敢傾注入來賺錢?在中國要賺錢不外乎兩種方法,其一就是如騰訊(0700)、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經成立了一個很強勁的基礎,可以透過信息流量來賺錢;另一就是如NIKE、迪士尼這些公司,透過建立天下無雙的品牌來賺錢。除此以外,任何的外資進入,都會面對抄襲、同質化的競爭,外資不斷撤離中國就是這個原因。當一個國家不能提供適當的商業保護,資金就會捨你而去。
人民幣貶值 投資者不知所措
過去中國政府「大有為」地人為托高了一切資產、股市和樓市,現在又主觀地不容許泡沫爆破。正因為不爆破,外資看見了就會覺得趁未爆就走為上着,現在這些觀念已成了形、定了性,於是就積重難返,困局就不易改變。
2009至2014年A股可以說是衰足了5年,只是由2014年開始的兩年,就猶如給投資者做了一場好夢,現在一切又打回原形。A股現在是實行「鎖國政策」,關起門來自吹自擂,雖然容易炒起,但卻不知道何時會無人接貨而無以為繼,隨時就可以致命!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扭轉了市場的預期,投資者現在不知所措,就互相踐踏,屍橫遍野。
不讓泡沫戳破 造成封閉局面
現在中國正在股市中積極維穩,正好證明中國是不想把泡沫戳破。但泡沫不破,外資就不會進入,就形成了自我封閉的局面,短期內也難言轉好。「塘水滾塘魚」絕非治本之法!真正的治本,就必須提升中國的產品質素以達到有競爭的能力,又或是令匯率下跌去吸引外資投入,若兩方面都不能做到,就只有「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了,但這就是好事嗎?一切思維都戀棧在舊有的規則和信念之中,是只會被時代所淘汰,相信中國不可能是個例外,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