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寨卡病毒Q&A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7日 06:35
2016年01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Q﹕什麼是寨卡病毒?如何傳播?

A﹕寨卡病毒最早於1947年在烏干達叢林發現。它經白紋伊蚊傳播,若蚊子叮咬患者後再叮咬另一人,那人也可能會被感染,潛伏期為3至12天。不過,病毒不會人傳人


Q﹕如何自保?

A﹕由於寨卡病毒與其他經蚊子傳播的疾病相似,故很難診斷出來。要避免感染,唯一辦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Q﹕有何徵狀?

A﹕發燒、頭痛、紅疹、關節痛及結膜炎(紅眼)等,有時也出現肌肉痛及後眼窩痛,持續2至7天,與登革熱相比徵狀較輕微,大多會自動痊癒,沒有疫苗或特別藥物治療

Q﹕為何要關注?

A﹕孕婦若受感染,病毒會傳給胎兒,導致嬰兒患上畸形小頭症,除了頭部特別小,腦部發育也不健全,臉部會變形、身形短小、平衡及協調困難、說話能力問題等,嚴重者會死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