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經濟低迷山雨欲來 旅業寒冬輸少當贏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6日 06:35
2016年01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訪港旅客人數持續下跌,特別是內地旅客跌幅顯著,一般以為是近年少數人對內地旅客的不友善行為所致。不過,由去年中確認內地經濟放緩之後,自此基本因素轉差已經成為旅客來港人數逆轉的主要原因。隨着美國加息和內地經濟面臨困難,今年內訪港內地旅客難望掉頭上升,因此今年旅遊業或許會處於寒冬景况,零售、餐飲等營運將受影響。政府宜密切監察相關情况,若情况轉壞,要及時推出措施,特別是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不致因為有更多人加入失業大軍而影響社會穩定。


內地客跌勢加劇

壞日子仍在前頭

據旅發局公布最新訪港旅客人數,去年11月份只有475萬人次,按年跌10.4%。這是連續6個月下跌以來,跌幅首次超過一成,其中內地旅客更暴跌15.5%。連續下跌,而且愈跌愈多的趨勢,甚為不妙,因為檢視整體經濟環境,現在的跌勢或許只是處於下跌通道的前段,隨着景氣持續低迷惡化,壞日子仍在前頭。


去年年中之前,北京雖然已經預告內地經濟出現新常態,GDP減速,大約只會在7%左右,不再像以往般接近雙位甚至兩位數字的高速增長。不過,去年初開始,內地股市在官方催谷下熱火朝天,到六七月間發生人為因素濃烈的暴力救市股災之後,才戛然而止。接着8.11匯率改革,人民幣突然貶值約2%,觸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貶值到現在仍然持續。今年元旦之後,內地股市因為熔斷機制,再次觸發涉及人為因素的股災。綜合內地這3次金融波動,不僅金融領域元氣大傷,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即使以北京引以為傲的外匯儲備而言,由2014年底接近4萬億美元峰值,到本月初只有約3.3萬億美元。這是18個月之內,外匯儲備銳減約6700億美元,數額之大令人咋舌,相信主要是過去半年用以救市的結果。為應對外匯流走,近期內地銀行對於民衆換購外匯,設置了一些限制,已經有隱然變相外匯管制之勢。事實上,根據IMF的計算,中國需要的外匯儲備約在2.7萬億或2.8萬億美元左右,按過去一段日子外儲流失速度之快,北京藉外儲應對事態和事故的空間,已見侷促。


美國首次加息之後,熟悉金融世界運作的投資者都在注視在什麼時候、哪一個經濟體頂不住資金流走而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日,港元也出現異象,資金持續流走,港元匯率見4年新低。值得欣慰的是本港財政健全、外匯儲備豐沛,銀行系統穩健,暫時看不到有重蹈當年亞洲金融風暴覆轍的可能。不過,國際大鱷動不了香港,其他經濟體又如何?現在無法估計,即使是人民幣匯率近日波動,有解讀為這是貨幣戰爭的埋身博弈。


可以說,全球經濟目前處於明滅不定的關鍵時刻。美國雖然加息,不過經濟基調是否承受持續加息,學者專家之間有不同意見。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支撐大局的中國經濟和金融事務,已經陷身困境;而美國加息衝擊新興市場,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况味。因此,包括索羅斯等國際大鱷結合這些因素,認為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愈來愈大。


若景况急速轉壞

政府須助中小企

環球經濟不振,金融世界預示或將發生大事之際,內地情况是焦點之一。大氣候陰霾密佈,作為訪港旅客主力軍的內地居民,相信不少人都會持盈保泰,減少外遊等非必要開支。因此,今年內地旅客來港人次減幅小,不算是太壞成績。即使如此,基於旅遊業是本港經濟主要支柱之一,佔本港GDP約5%,約有27萬名僱員,若業界營運受衝擊,首當其衝的是打工仔,若出現惡劣情勢,政府以至民間仍然要盡其所能,把影響減至最低。


為此,有四點值得注意。首先,政府應該撥資源給旅發局,在外地(包括內地一些城市)推廣宣傳,吸引更多旅客訪港。其次,過去相關人士衝擊內地旅客的行為,應該繼續收斂,不要再有激化矛盾的舉措,現在的情况是迎客都來不及,不要再趕客了。第三,政府應該督促旅遊業界整頓不正之風,特別是徹底杜絕「宰客」操作,重塑購物者天堂的聲譽,使內地居民不再聞來港旅遊而色變。第四,目前不知道經濟低迷與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會帶來怎樣程度的影響,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並未提出協助中小企渡過困難的措施,不過政府應該密切留意事態與影響,有需要的話須及時出手,穩定中小企,避免出現大批打工仔失業的景况。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