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野簷:解放軍為何以前沒有陸軍司令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4日 06:35
2016年0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說到解放軍海軍,真有一批赫赫有名的將軍擔任過海軍司令,他們是張愛萍、蕭勁光、葉飛、劉華清、吳勝利等。而歷任空軍司令,也不是等閒之輩,如劉亞樓、吳法憲、張廷發、王海、許其亮、馬曉天等。但陸軍司令是誰?


在解放軍三軍中,陸軍是規模最大的,計有170萬人,18個集團軍。但奇怪的是,解放軍有海軍司令,有空軍司令,以前卻從未有過陸軍司令。2015年12月31日下午,62歲的李作成從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他從成都軍區司令變為解放軍首任陸軍司令。與陸軍司令部同時成立的,還有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


七大軍區 就如有7個陸軍司令

那麼,解放軍為何沒有陸軍司令?這是因為,解放軍太重視陸軍了。


解放軍的軍事模式是大陸軍模式,雖然軍力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但在軍事級別上,陸軍過去分為十一大軍區,如今是七大軍區,即北京軍區、南京軍區、瀋陽軍區、蘭州軍區、成都軍區、濟南軍區和廣州軍區,這七大軍區是大軍區級別,而海軍、空軍、二炮的司令部也是大軍區級別,與七大軍區平級。也就是說,當海軍司令見到北京軍區司令,他們倆是同級,互相敬禮。在解放軍,陸軍7個軍區就相當於有7個陸軍司令,而海軍、空軍和二炮各自只有1個司令。另外,解放軍總參、總政、總後、總裝四總部的領導,都是陸軍出身,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陸軍在解放軍體系裏一軍獨大的狀態。


陸軍是老大哥,這是有歷史根源的。解放軍建軍是從陸軍起家的,而空軍和海軍是1949年以後才成軍,大多數也是從陸軍中分離過來的。當時的軍委三總部指揮陸軍已成體系,駕輕就熟,也就沒有另開張組建新的陸軍司令部了。


5個軍種 齊頭並進

如今解放軍有了陸軍司令部,將帶來兩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舊的大陸軍模式將改變。新成立的陸軍司令部和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平級,這裏的重點是,打破了過去陸軍高於其他軍種的模式。未來,空軍、海軍的重要程度將顯著提高,解放軍的作戰模式也將出現巨大變化,從以前的陸軍為作戰主導力量,海軍、空軍為輔助力量的模式,轉為陸、海、空、火箭、支援部隊5個軍種齊頭並進,按照戰略需求設定主導作戰軍種的聯合作戰模式,哪個方面適合哪個軍種,哪個軍種就是主力,其他軍種是輔助。比如在東部和南部戰區,解放軍主官可能會由海軍或空軍的將領出任,因為在應對中國東海和南海問題時,海空軍是主力,因而不會一味讓傳統的陸軍將領去協調指揮海空作戰。將來中央軍委領導班子、總部機構、各大戰區司令部中,主官將不會是清一色地出身於陸軍。


第二個變化是未來大軍區模式的改革,軍政和軍令系統的分離。軍政就是軍隊的行政管理體系,軍令就是作戰指揮體系。雖然目前軍事改革中有關軍政軍令體系層級改革的內容還沒有公開,但方向是明確的:未來軍委和參謀部向下指揮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等軍種的戰區,而軍政體系將集中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這5個司令部統一負責。在過去,大軍區統管了轄區內的軍政和軍令。


李作成一個連殲越敵294名

實際上,新任陸軍司令李作成是5個月前,2015年7月31日才剛剛晉升為上將軍銜,他成為解放軍38位現役上將之一。


李作成是典型的陸軍出身,是解放軍中不多的參加過實戰的將軍之一。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李作成任廣西軍區獨立師3團8連連長,他率領連隊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殲敵294名,俘敵4名,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1998年,李作成升任41集團軍軍長,時年45歲。


李作成主掌陸軍司令部後,他的權力將遠超過原來的成都軍區司令部,但他面臨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這就是裁軍和整編的雙重壓力。此次軍改要裁軍30萬,其中主要部分是陸軍。另外,過去的七大軍區要整編,大批將領的安置也是棘手問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