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發表第4份施政報告,由於本屆政府任期已過大半,透過施政報告審視他能否實踐競選政綱承諾,特別是關乎打工仔切身利益的事項,因為他妥協太多了,不敢大幅度觸動向既得利益者傾斜的政策,使普羅市民感到失望。不過,這份施政報告環繞創新及科技政策措施,有望打造創科產業,成為經濟新增長點。另外,梁振英宣示本港從多個方面參與國家「一路一帶」策略,關乎拓展經貿、金融等領域,也屬於拓展經濟範疇。因此,這份施政報告發展經濟是亮點,關乎打工仔利益則乏善足陳。
對冲退保標時三爭議
報告未強力推動解決
當年梁振英競選特首時,就取消強積金對冲機制、退休保障和標準工時,都有不同程度觸及,打工仔視他的政綱為承諾,要求兌現。不過,看來梁振英不敢觸動資方的利益。目前這3件事的進展是:對冲機制資方拒絕商討、勞方要求的全民退保被政府換為有需要長者的扶貧措施;至於標準工時,資方要操作成為合約工時,勞方不滿而杯葛會議。事態發展顯示,勞方提出的訴求都處於下風,若政府不強力推動,難望有突破發展。
這3件事勞資有爭議是事實,不過,由於這些事都涉及政策,政府應該肩負領導責任,主動促使成為可以落實的政策措施,而非如梁振英所說政府角色只是居中斡旋那麼簡單。問題主要不在勞資的取態立場,若政府一定要取消對冲機制、推行全民退保和實施標準工時,以政府的權威和影響力,肯定有辦法使之落實。現在的問題是政府不敢觸動有利資方的政策,然後放軟手腳,就出現目前的局面。
明年1月,梁振英還會發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而任期到2017年6月30日,屆時本屆政府已經是看守政府,不能寄望有大動作。今年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不着緊這3個爭議事項,則「看守施政報告」更不可能來個翻天覆地,結果極可能就是政綱「走數」。梁振英對是否尋求連任,仍然三緘其口,不過,若他決定競逐連任,再寫競選政綱之時,基於前車之鑑,是否還值得信賴,將成為疑問。因此,梁振英無論是兌現政綱承諾抑或為尋求連任做鋪墊,他都應該發揮領導角色,促使對冲機制、全民退保安排和標準工時得到合理解決,而非放之任之等運到。即是說,政府絕不應該只是和事老,而是要顯示領導的管治意志。
「一帶一路」是國家的大戰略,涉及約60個國家,透過基建投資、金融、貿易物流、高端服務業及旅遊等聯通、暢通和融通,蘊含龐大商機。香港的法治、金融、專業服務,以至鐵路交通管理等優勢,加上「一國兩制」的地位,只要做好「超級聯繫人」角色,對本港經濟將是一大機遇。施政報告顯示本港將參與「一帶一路」,從前瞻和發展角度審視,取態恰當。至於安排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戰略構思宏大,以目前了解的情况,難以置評。事實上,大多數市民會認為「一帶一路」太遙遠,都有「於我何干」之感,因而對政府的熱切投入,不太理解。政府應該作更多解釋和宣傳,讓市民了解參與「一帶一路」所為何事,以減少誤解和調動更多力量投入,開拓商機。
政府助拓創科產業
經濟或擺脫吃老本
另外,基於「一國兩制」是本港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如何確保「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使國際認知香港特區有別於中國內地,不單是北京的責任,更是特首與特區政府的責任。因此,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必須盡早廓清,以免使外間認為香港已經不具備特區的特質了。
今年施政報告亮點在創新及科技,其中把創科產業視為本港「再工業化」主要動力,值得憧憬。回歸以來,本港創新科技落後於周邊國家地區,競爭力滯後,另外是經濟缺乏新增長點,長期處於吃老本狀態,已經顯得疲不能興。今次是多年之後,創新及科技再次成為施政報告重點,而佈局上中下游都有兼顧,特別是鼓勵向下游出發,要從應用和可能應用收割創新科技成果,這是正確方向。政府規劃在蓮塘發展科學園和工業邨,顯示由創科帶動的「再工業化」,是給經濟注入新動力的機會。
創新科技風險高,要有失敗交學費的心理準備。不過,證諸台灣和韓國,以至深圳的經驗,政府協助創科產業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本港在創科產業的道路上,切勿害怕失敗,只要堅持繼續投入和推動,總有收穫成果的一日。創科是年輕人的專長,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這是他們大展拳腳的機會。只要有創意,現在成功的機會將大增,特別是其中一個政策目標要利用創科提升生活質素,政府並設立5億元基金,資助應用創科以改善市民生活的項目,這是年輕人開動腦袋、掌握機會的時候。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