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慧麟:施政報告的局限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2日 06:35
2016年01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翌日就是本屆政府發表的第四份施政報告。一改以前政府的操作,現屆政府的事前吹風造勢工作較少,比較矚目的只有成立專責體育事務的專員,以至增加常額教師的人數等等,但已經有批評說只是一些有姿態幫助不大的政策。而且,這都不是「大堆頭」的跨任期大改革,有一種年尾收爐的感覺。


必要的社會改革 或要再等兩年

因為下屆特首選舉,將在下年1月舉行。假如現屆政府首長要爭取連任,本份施政報告將是過往3年施政的成績表,而一些爭議大而未及時做好的政策,大可把它放在爭取連任的政綱,而最後研判放棄不做的,可能會擱下一會。因此,明天的成績單一出,基本上可斷定本屆政府,開始走入選舉mode,重要改革都可能暫時不做了。那麼,香港必要的社會改革,可能要再等兩年了。


過往3年,政府在發表施政報告之後,特首的支持度會有些少刺激,但極速地打回原形。據港大民調中心的數字,2013年1月的首份施政報告對其支持度刺激有限,由約35%,很快地在2月跌至30%。至於2014年1月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則由約29%,很快地在2月跌到25%。2015年1月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其支持度前後仍是25%。當然,數據不能解釋所有社會現象,但可以說,施政報告對提振民望,作用不大。本欄曾經提過,去年特首的支持度平均約為25%。至於上月最新的支持度為25.6%,按此走勢,翌日的施政報告對政府首長的支持度,應沒有多大影響。


這個成績的確令政府感到兩難。25%的支持度,很難說是一個有利連任的數據。要提振民望,未來一年,政府可選擇在一些極難處理的政策如標準工時、強積金對冲以及退休保障等動起來。這樣做,市民當然會拍掌,民望可望上升,但卻得罪既有的商界利益。而且,這只是博一鋪。因為立法會議員也要面對9月的選舉,也必會卯足全力與政府大打「總力戰」——將所有資源與政府硬對抗。這些改革能否有力地在立法會闖關,也成疑問。別忘記,以往部分政府支持者認為,在輿論上大力攻擊打泛民立會拉布累街坊,將政府施政不彰全賴泛民拉布以及佔中害人的論述,有利爭取更多選民支持。但在去屆區議會選舉可見,效用不大。


一得一失 政治賭博

另一方面,假如政府嘗試改變施政作風,走比較親和及有商有量的作風呢?這樣也是博一鋪,因為出奇地,去年特首的支持率,一直在約21%至27%的區間走動,可謂相當平穩。一旦改了施政作風,這班死忠支持者會否覺得現屆政府忽然軟弱,由支持而變成反對呢?而且,即使現政府作風一變,會不會吸引了新的支持者呢?可能未必。一得一失之間,是一場政治賭博。現在只剩下一年時間就要競選連任,變臉的風險不低呢!


2012年的特首選舉,據說北京最終支持現政府,是以競逐者民望高低作考慮。假如這是定制,下屆特首選舉時,民望高低也該是主要因素,對吧?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