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伍創業:買家重奪主導權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1日 06:35
2016年0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報章不時出現二手單位減價求售個案,有的更大幅「劈價」一、兩球,市場愁霧瀰漫。現時二手樓市除受新盤打擊外、加息臨近及經濟不景等因素影響,亦在缺乏足夠成交量的基礎支持下,令樓價轉勢。部分急於套現的業主由最初叫價「堅離地」,脫離現今購買力水平,現為求出貨,不得不減至市場可負擔或以下的水平放售,預料今年整體樓市將跌約5%至10%。


觀乎2015年8月或之前,二手註冊量維持在每月3000宗以上的水平,但在加息將近以及經濟環境轉差觀望氣氛之下,註冊量於去年尾連續兩個月跌穿2000宗,12月份只錄約1978宗為有紀錄以來次低水平;12月份註冊金額亦跌穿200億元,僅錄約116億元,料未來將會下試100億元關口。另外,根據土地註冊署及香港置業資料研究部顯示,住宅樓價在15年8月份的歷史高峰平均每呎約10,970元,急降約6.4%,至12月份的約10,267元,回歸至去年初的水平,這些數字的確難免令市場出現恐慌。


在此情况下,準買家會認為樓價會「愈跌愈多」,伺機大幅還價,幅度高至一成至兩成,業主要「出貨」就需要滿足買方的減價要求,出現大幅劈價,直接將買賣的主導權轉移至買家手上,而在買家主導之下,預料今年整體樓價仍有調整空間,跌幅估計約在5%至10%之間。


樓市面臨調整,豪宅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大,與股市走勢更是息息相關,甚至有可能「跑輸大市」。因現時本港豪宅不少由內地業主持有,更有個別屬「多按盤」,當加息壓力上升,內地經濟情况轉變,業主隨時急賣樓套現,甚至不惜虧本離場。若豪宅跌勢持續,跌幅或有可能達到15%。


細單位樓價的下調風險亦不容忽視,主因是細價樓在於過去兩年間受市場過分追捧,價格上升過急,一度出現乾升情况,欠缺實質承接力。待樓市轉向,業主議價能力降低,細價樓便會出現大幅回調,相信今年細單位的樓價可跌逾一成。


香港置業 高級執行董事

[伍創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