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團:空氣污染難歸咎內地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1日 20:35
2016年01月11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保署日前公布2015年香港整體空氣質素,將空氣污染矛頭直指內地;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反駁指出,全港空氣監測站的臭氧濃度為27.2%,比內地監測站的19.5%高近40%,認為不能忽視本地因素,促政府在《施政報告》中落實針對污染源頭例如車輛廢氣,推行減排措施,否則本港將會繼北京後成為霧霾之城。


港臭氧濃度升幅超內地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鄺芯妍指出,根據粵港澳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數據,2014年香港的臭氧濃度水平,較2006年上升了27.2%,同期內地監察站升幅19.5%,顯示本港問題更嚴重,亦難以將本地臭氧高企問題歸咎內地。


對於本港多個地區包括東區、中西區和大埔區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7或以上的「超標」時數,2015年較2014年上升7%至31%不等,環保署解釋是由於去年北風風向偏東,令污染物吹向香港東部。鄺芯妍指塔門和觀塘同樣位於香港東面,但污染時數不升反跌。


促施政報告推汽車減排措施

綜合以上兩點,她認為除了氣象因素,本地仍有其他污染源頭,導致空氣質素下降。健康空氣行動分析近10年3條海底隧道的交通流量,發現前往港島方向的汽車流量不斷上升,平均每日架次由2005年的22.8萬,升至2014年的25.1萬,升幅達一成;同期中西區、銅鑼灣及東區的二氧化氮濃度亦呈上升趨勢,惟2013及2014年,港島市區的二氧化氮濃度下降,估計與政府撥款1.5億元,資助全港的士及小巴更換催化器有關。


但鄺芯妍指資助計劃已於2014年4月完結,而的士及小巴的催化器壽命只有約18個月,換言之,目前的士及小巴的催化器已失效,若業界未有及時更換,擔心市區路邊的二氧化氮濃度會反彈,導致空氣質素惡化,促請政府在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推行汽車減排措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