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企試行三方合作 低成本營運締雙贏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1日 19:35
2016年01月11日 1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大家平時或會致電「1083」查詢電話號碼,但又知否另一端接線的人,有可能正坐着輪椅?曾在東亞聯豐投資管理任行政總裁的林家強,2年前成立社企大同企業(iEnterprise),從慈善組織香港復康力量聘請殘疾人士,為香港寬頻(1310)電話查詢服務任接線生,貫徹由他設計的「三方合作」模式,成為低成本營運社企的試驗品,供社企同業參考。


香港寬頻電話查詢服務當初由旗下廣州電話中心負責,但集團2年多前與林家強在一次社企研討會上結識,集團得悉對方有從事社企後,雙方便商討合作。香港寬頻自此將廣州部分接線工作撥給大同企業,進而養活一班殘疾員工,當中員工或患有紅斑狼瘡症、羊癎症等。對林家強來說,他亦有機會嘗試以「三方合作」的模式,來為香港寬頻設立電話查詢中心


設獎勵制度 達標可獲額外薪金

林家強解釋,所謂「三方合作」模式,即由社企負責拉攏商界與慈善組織合作,商界本身有商業眼光,慈善組織則一直服務殘疾人士,三方合作便可互相補足資源,各自達到目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


以大同企業為例,地方是向香港復康力量租用辦公室,電腦設備則由香港寬頻提供,林家強出資亦不過4萬多元,但目前公司每年收入已經介乎50萬至60萬元,悉數源自香港寬頻。現時公司員工為數不多,接線生合共僅約16人,但林家強仍不擔心未能應付來電。他指出,電話查詢服務理應是24小時運作,故在大同企業營業時間以外時段,又或者線路繁忙時,新來電便會轉駁到廣州,「這樣可令查詢服務保持質素,不會影響客人信心」。


1元創造10元薪酬 效益比政府高

林家強提到,大同企業員工時薪介乎三四十元,公司亦有為員工供強積金,「做社企難以突破殘疾人士免費午餐的心態,所以公司設有獎勵制度,若一小時內達到指定的接線數量,就可獲額外薪金」。他笑言,「我們社企也會有『捽數』的」。但當員工「追數」追得累了,亦會獲調動到其他崗位,例如為香港寬頻客戶做問卷調查等。


由於大同企業當初資本開支不多,林家強只需半年即可回本,投資回報率更達15%,從而令這家社企可持續發展,「我出資4萬多元,每年創造約40萬元的員工薪酬,即1元創造約10元的薪酬,但政府的創業展才能計劃,每1元投資,每年卻創造約0.8元的員工薪酬,相比起來,我們的商業模式更有效益。」


幫助弱勢社群不限於做義工

擁有博士學位的林家強,去年也有發表論文談及其三方模式,內文正是以大同企業為實例,更獲邀刊登在由德國著名科學期刊出版商Springer出版的學術論叢,「我只是在嘗試不同的模式,總有比我更聰明、更有商業頭腦的人都能夠做到,希望其他人見到後都會去做,從而證明幫助弱勢社群,亦不限於做義工一途。」


林家強最近亦與不同的青年中心合伙搞另一家社企Teen Future Association,正是再次應用三方合作模式,由本地遊戲商Outblaze外判遊戲測試工作,供邊緣青年融入社會,有望3月開張。


不過,社企成立的目的是希望扶助弱勢,但大同企業現時彷彿令健全人士失去原有職位,若持續下去,根據市場規律,又會否矯枉過正呢?「這個叫作『零和遊戲』,我取去一份工作,你必然失去一份工作。」林家強指出,實際環境卻受兩大現象影響,第一是跨區,大同企業從廣州取回部分職位,對香港經濟是好的,第二則是香港本身有很多電話查詢的職位懸缺,卻無健全人士願意做。


「你不肯給他們更高工資,他們自然不肯做,僱主願意給工資,又有另一批人願意做,可以填補該職位時,你不可以『死硬地』要整個經濟體提高工資予健全人士,才稱得上『公義』。」林家強指出,香港寬頻廣州中心時常有同事流失,若將工作調動到香港做,廣州同事可做更高效益的工作,低效益的工作則能留給弱勢社群去做,由於殘疾人士流失率低,反而令企業更安心。


殘疾員工流失率低 企業更放心

「香港是服務性經濟型社會,好多地方要用到電腦,聾啞或視障人士可在這方面發揮到才能。目前香港18歲至65歲的殘疾人士中,有18萬人為貧窮人士,當中有六成是有工作能力,然而該批殘疾人士中,卻多達七成是失業。」林家強認為,香港客戶服務的需求很大,倘有更多外判服務給社企,殘疾人士會有平台發揮得更好。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社企新天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