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成立兩年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昨向政府提交首份工作報告,建議分為5個範疇發展大嶼山,包括研究將大東山在內的14個地點打造為旅遊勝地,並建議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填海,發展為容納最多70萬人的「東大嶼都會」。報告並勾勒大嶼山長遠交通規劃,提出興建貫通北大嶼至港島、九龍及新界西北的鐵路。但有委員指整項規劃建基於港珠澳大橋成效,質疑若未達預期客量,最終規劃願景將成為「假大空」。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只在網誌交代該工作報告,他指未來數月當局將舉行活動收集市民意見,政府將進一步研究各項建議的可行性,務求分階段為可行建議立項。
定位大珠三角運輸物流貿易樞紐
該報告名為《大嶼山全民新空間》,共有33頁,指現時大嶼山正興建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未來大嶼山的交通網絡將進一步擴展,北面涵蓋深圳前海,西至澳門及珠海,日後兩三小時車程內可到達大部分珠三角城市,並將大嶼山定位為大珠三角國際運輸、物流及貿易樞紐。
報告建議將大嶼山分為5個範疇發展,當中北大嶼山走廊主要作房屋及經濟發展,包括正進行的擴展東涌新市鎮計劃,港鐵亦正研究在佔地30公頃的小蠔灣車廠上蓋發展住宅。報告又建議透過欣澳填海及迪士尼樂園擴展,將東北大嶼打造為娛樂旅遊地點。
中部水域建一個或多個人工島
至於政府早於前年倡議在交椅洲附近的中部水域填海發展作「東大嶼都會」核心商業區,報告進一步指可在中部水域興建一個或多個人工島,並打造為智慧及低碳都市,預料容納40萬至70萬人。而大嶼山南面及西北面大部分地方則保育作旅遊及娛樂景點(見另稿)。報告並建議整合及重置大嶼山的懲教設施,包括遷置喜靈洲的懲教設施以配合發展。
報告並詳細勾勒大嶼山長遠對外交通規劃,當中建議未來興建一條貫通北大嶼山至屯門、梅窩、東大嶼都會、港島西及西九龍的「鐵路走廊」,同時打造一條環型道路走廊,方便新界西北人口到大嶼山就業。至於短中期計劃則會研究興建東涌西延線,分別於東涌西及東涌東設站,並研究在小蠔灣增設鐵路等。
胡志偉指大橋流量影響規劃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胡志偉指出,整項規劃「有很大程度都是天馬行空」,因要視乎在港珠澳大橋能否達到政府預期客量,若大橋流量遠低於預期,將很影響大嶼山的長遠規劃。他又質疑隨着政府未來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新界北等,是否仍有逼切需要於中部水域填海。另一委員周轉香稱,報告提出的長遠交通規劃都是「2030年後的事情」,強調政府發展大嶼山前必須做好交通規劃。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則說,長遠大嶼山有需要設立鐵路,以疏導未來遷入的新增人口。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只在網誌交代該工作報告,他指未來數月當局將舉行活動收集市民意見,政府將進一步研究各項建議的可行性,務求分階段為可行建議立項。
定位大珠三角運輸物流貿易樞紐
該報告名為《大嶼山全民新空間》,共有33頁,指現時大嶼山正興建港珠澳大橋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未來大嶼山的交通網絡將進一步擴展,北面涵蓋深圳前海,西至澳門及珠海,日後兩三小時車程內可到達大部分珠三角城市,並將大嶼山定位為大珠三角國際運輸、物流及貿易樞紐。
報告建議將大嶼山分為5個範疇發展,當中北大嶼山走廊主要作房屋及經濟發展,包括正進行的擴展東涌新市鎮計劃,港鐵亦正研究在佔地30公頃的小蠔灣車廠上蓋發展住宅。報告又建議透過欣澳填海及迪士尼樂園擴展,將東北大嶼打造為娛樂旅遊地點。
中部水域建一個或多個人工島
至於政府早於前年倡議在交椅洲附近的中部水域填海發展作「東大嶼都會」核心商業區,報告進一步指可在中部水域興建一個或多個人工島,並打造為智慧及低碳都市,預料容納40萬至70萬人。而大嶼山南面及西北面大部分地方則保育作旅遊及娛樂景點(見另稿)。報告並建議整合及重置大嶼山的懲教設施,包括遷置喜靈洲的懲教設施以配合發展。
報告並詳細勾勒大嶼山長遠對外交通規劃,當中建議未來興建一條貫通北大嶼山至屯門、梅窩、東大嶼都會、港島西及西九龍的「鐵路走廊」,同時打造一條環型道路走廊,方便新界西北人口到大嶼山就業。至於短中期計劃則會研究興建東涌西延線,分別於東涌西及東涌東設站,並研究在小蠔灣增設鐵路等。
胡志偉指大橋流量影響規劃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胡志偉指出,整項規劃「有很大程度都是天馬行空」,因要視乎在港珠澳大橋能否達到政府預期客量,若大橋流量遠低於預期,將很影響大嶼山的長遠規劃。他又質疑隨着政府未來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新界北等,是否仍有逼切需要於中部水域填海。另一委員周轉香稱,報告提出的長遠交通規劃都是「2030年後的事情」,強調政府發展大嶼山前必須做好交通規劃。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則說,長遠大嶼山有需要設立鐵路,以疏導未來遷入的新增人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