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廣州發展的粗細線條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10日 06:35
2016年01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州去年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新加坡和香港,定下的規劃是在未來4年再增長55%,年均增長7.5%,規劃的措施以及目標要達到應該沒問題,但如何幫助弱勢群體同樣享受發展的成果,才是均富的目標,從十三五的規劃中,還未看到有足夠的措施。


航運航空科技發展不難

亞洲四小龍在起飛的時候,整個珠三角的發展還十分落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而今廣州一個城市已經超越新加坡和香港。未來的規劃目標是以國際航運、航空和科技創新三大樞紐。航運是以發展南沙港為主導,這個不難,當這個地區有足夠的進出口貿易量,跟鄰近地區的高速公路網發達,發展航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目前的黃埔港已經成為市區中心,將整個港口遷到南沙,騰空黃埔發展地產,各種有利因素都會促成南沙成功。


航空樞紐更容易,廣州加上周邊地區幾千萬人富起來,要出國旅遊公幹留學,國際航班早晚超過香港也是必然的事情。科技創新是政府投入科研,企業有良好的投資環境,還有龐大的腹地市場,當然也不成問題。


弱勢福利仍欠具體規劃

如果過去的發展是粗枝大葉,新的發展階段就需要細膩。廣州十三五規劃中也注意到新能源的使用、垃圾分類等做法,是考慮到經濟發展與自然的和諧。可是,對於「新移民」的福利,還是乏善足陳,新移民最需要的是住房和子女教育,在多建廉租房的政策上,是「政府引導,用人單位負責,社會力量參與」,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不負責。在教育方面,說是「切實保障來穗務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但無論過去和未來規劃,都看不到有任何具體措施。


廣州十三五規劃的七大目標最後兩項是: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如果撇下底層和新移民的民生福祉,整體的文明程度也不可能提高。


阮紀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