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過過去一周中港股市的大幅波動,大家都應該已領教了「熔斷」的破壞威力,而周四晚中證監終暫叫停此一制度,周五中港股市也隨即反彈。熔斷最令人覺得可怕之處,是重新開市時,股價可能已是跳崖式急挫(Gap Down),令股民逃生無門;其實,樓市近年的「乾升」,以及近月出現的「乾跌」,也令大家有類似熔斷的恐慌感覺。
自從政府推出辣招以後,二手樓交投不斷萎縮,以至竟可較2003年SARS時更淡靜,在升市時欠缺交投,會被稱為乾升,其時每宗成交往往會創出新高,令到無樓一族出現恐慌,一是堅決不買,否則便幾乎任由業主開價都要接受,才能成功上車,以至樓價不斷被夾升,但能承接的買家也愈來愈少,形成乾升現象。
然而,近月樓市出現拐點轉勢,同樣是成交欠奉,這時變成買家紛紛鋤價,而若業主要心急賣樓,便唯有劈價,以至相繼出現跳空式低價成交,由乾升變成乾跌,而這時則是業主恐慌,擔心今日低價,會變成明日高價,由之前大家相信買樓只會買貴,不會買錯,突然轉化為人人認為賣樓只會賣平,不會賣錯!
近月轉勢 樓價乾升變乾跌
說到樓市與熔斷,樓市專家湯文亮傳來一篇短文作相關評論,認為中證監不應叫停熔斷:「在2016年開始,四日內兩次熔斷,第二次只需15分鐘便收工,中國證監會始終頂不住壓力,要暫停熔斷機制,我話今次真的是2016大碌大碌,中國證監會點解唔等多兩日,睇我怎樣解釋熔斷機制,再作決定仍未遲。
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熔斷機制即是我們的fuse箱,如果家電漏電,電壓突然增強,fuse箱內的fuse立刻燒了,全屋冇電,通常在第一次,大家會重開fuse箱,連我都識,相信是很簡單,如果重開之後又立刻燒fuse,就會考慮是否再次啓動,第二次燒fuse之後,大多數都唔敢掂,最好辦法就是搵電工,自己一定唔會拆除fuse制,容乜易在半夜成間屋燒晒,最多冇電視睇唔開冷氣。
今次熔斷機制其實發生作用,即使四日內停兩次都沒有問題,如果任由股市下跌,個別公司就會動用他們的熔斷機制,即是申請停牌,然後復牌無期,買了那些公司股票的人就會損失慘重,情况就好似燒咗fuse,電工話不如拆除fuse箱,結果就是會有一些家電直接燒摩打,現在,中國證監會的專家就是電工,暫停熔斷機制其實是很危險,如果暫停之後,A股大幅下瀉,遠遠超過熔斷機制的7%,中國證監會又有何對策,暫停熔斷機制,務必三思。」
湯文亮的短文,令人聯想到近日因樓市轉跌,也有聲音呼籲撤銷辣招,筆者在想,辣招的出現做成了樓市交投萎縮,出現熔斷的恐慌式入市或出貨效果,但如又突然撤招,恐怕不少原受辣招綁死未能出貨的業主,會突然加入出貨行列,後果如何難以想象。
倘政府突撤辣 恐出貨業主暴增
筆者認識的一位基金經理作出比喻,如家裏的電器運作正常,又怎會怕燒fuse?熔斷搞出大風波,還不是內地上市的公司營運有問題,股價偏高,才會跌停板。其實,香港的樓價如不是偏高,又或是香港經濟表現好,大家又怎會怕調整會變成大跌市?
那香港的經濟如何看?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出席集團的周年晚宴時,便被傳媒問及對經濟、股市及樓市等看法,他就指出儘管今年香港經濟仍可平穩,但各行各業皆要面對不同程度的艱難和挑戰,他提醒今年做生意的人要多努力,因為出入口、零售及旅遊等數據均下跌,酒店收入有所減少,「生意都幾難做」。當被問到A股日前再次觸發熔斷機制而停市,李超人就話股市有高有低好正常,他又認為樓市供應多、經濟差自然會下跌,有上落10%的波動十分平常。
連超人都覺得生意難做,那香港經濟料好極有限,樓價要跌也很正常。事實上,美國聯儲局上月宣布加息後,短債利息上揚,但長期息口卻少有變動,以至美國10年債息減去2年期債息得出的息差進一收窄至關鍵低位(圖1),亦即反映美國的債券孳息曲線拉平,傳統智慧這代表市場預期長期經濟動力有限,以至長債息率難升,與超人的看法相近。
李超人嘆生意難做 港經濟好極有限
正如超人話齋,經轉差和供應增加,樓市自然會跌,而筆者更為擔心的,很多人以為由於政府近年收緊買樓按揭成數,便覺得香港人的借貸力可應任何的經濟衝擊。真的嗎?原來在2009年至2014年,中國和香港的私人借貸佔GDP百分比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圖2),香港人借錢買樓或相對保守,但借錢作其他用途如信用卡消費,又或者作投機如不少廠家大手買入人民幣Accumulator,涉及金額可能遠超大家的想象,一旦出事,隨時便可能被逼賣樓填氹。
釘契盤急增 或爆銀主盤劈價潮
不信,大家不妨看看,原來在土地註冊處登的法庭物業頒發(俗稱釘契),其中屬於「非一般」的頒發令(即非維修、清拆、分居等正常原因,而是各式因欠卡數、欠債、清盤、破產等原因而被釘契),過去兩年出現急升(圖3),而此等「非一般」原因而遭釘契的物業,最終會有近半變成銀主盤,然後以低價出售(圖3中的消耗量)。如此,看來未來一年爆發銀主盤劈價出售潮,令樓市燒fuse的可能性不容抹殺。
明報記者 陸振球
自從政府推出辣招以後,二手樓交投不斷萎縮,以至竟可較2003年SARS時更淡靜,在升市時欠缺交投,會被稱為乾升,其時每宗成交往往會創出新高,令到無樓一族出現恐慌,一是堅決不買,否則便幾乎任由業主開價都要接受,才能成功上車,以至樓價不斷被夾升,但能承接的買家也愈來愈少,形成乾升現象。
然而,近月樓市出現拐點轉勢,同樣是成交欠奉,這時變成買家紛紛鋤價,而若業主要心急賣樓,便唯有劈價,以至相繼出現跳空式低價成交,由乾升變成乾跌,而這時則是業主恐慌,擔心今日低價,會變成明日高價,由之前大家相信買樓只會買貴,不會買錯,突然轉化為人人認為賣樓只會賣平,不會賣錯!
近月轉勢 樓價乾升變乾跌
說到樓市與熔斷,樓市專家湯文亮傳來一篇短文作相關評論,認為中證監不應叫停熔斷:「在2016年開始,四日內兩次熔斷,第二次只需15分鐘便收工,中國證監會始終頂不住壓力,要暫停熔斷機制,我話今次真的是2016大碌大碌,中國證監會點解唔等多兩日,睇我怎樣解釋熔斷機制,再作決定仍未遲。
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熔斷機制即是我們的fuse箱,如果家電漏電,電壓突然增強,fuse箱內的fuse立刻燒了,全屋冇電,通常在第一次,大家會重開fuse箱,連我都識,相信是很簡單,如果重開之後又立刻燒fuse,就會考慮是否再次啓動,第二次燒fuse之後,大多數都唔敢掂,最好辦法就是搵電工,自己一定唔會拆除fuse制,容乜易在半夜成間屋燒晒,最多冇電視睇唔開冷氣。
今次熔斷機制其實發生作用,即使四日內停兩次都沒有問題,如果任由股市下跌,個別公司就會動用他們的熔斷機制,即是申請停牌,然後復牌無期,買了那些公司股票的人就會損失慘重,情况就好似燒咗fuse,電工話不如拆除fuse箱,結果就是會有一些家電直接燒摩打,現在,中國證監會的專家就是電工,暫停熔斷機制其實是很危險,如果暫停之後,A股大幅下瀉,遠遠超過熔斷機制的7%,中國證監會又有何對策,暫停熔斷機制,務必三思。」
湯文亮的短文,令人聯想到近日因樓市轉跌,也有聲音呼籲撤銷辣招,筆者在想,辣招的出現做成了樓市交投萎縮,出現熔斷的恐慌式入市或出貨效果,但如又突然撤招,恐怕不少原受辣招綁死未能出貨的業主,會突然加入出貨行列,後果如何難以想象。
倘政府突撤辣 恐出貨業主暴增
筆者認識的一位基金經理作出比喻,如家裏的電器運作正常,又怎會怕燒fuse?熔斷搞出大風波,還不是內地上市的公司營運有問題,股價偏高,才會跌停板。其實,香港的樓價如不是偏高,又或是香港經濟表現好,大家又怎會怕調整會變成大跌市?
那香港的經濟如何看?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日前出席集團的周年晚宴時,便被傳媒問及對經濟、股市及樓市等看法,他就指出儘管今年香港經濟仍可平穩,但各行各業皆要面對不同程度的艱難和挑戰,他提醒今年做生意的人要多努力,因為出入口、零售及旅遊等數據均下跌,酒店收入有所減少,「生意都幾難做」。當被問到A股日前再次觸發熔斷機制而停市,李超人就話股市有高有低好正常,他又認為樓市供應多、經濟差自然會下跌,有上落10%的波動十分平常。
連超人都覺得生意難做,那香港經濟料好極有限,樓價要跌也很正常。事實上,美國聯儲局上月宣布加息後,短債利息上揚,但長期息口卻少有變動,以至美國10年債息減去2年期債息得出的息差進一收窄至關鍵低位(圖1),亦即反映美國的債券孳息曲線拉平,傳統智慧這代表市場預期長期經濟動力有限,以至長債息率難升,與超人的看法相近。
李超人嘆生意難做 港經濟好極有限
正如超人話齋,經轉差和供應增加,樓市自然會跌,而筆者更為擔心的,很多人以為由於政府近年收緊買樓按揭成數,便覺得香港人的借貸力可應任何的經濟衝擊。真的嗎?原來在2009年至2014年,中國和香港的私人借貸佔GDP百分比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圖2),香港人借錢買樓或相對保守,但借錢作其他用途如信用卡消費,又或者作投機如不少廠家大手買入人民幣Accumulator,涉及金額可能遠超大家的想象,一旦出事,隨時便可能被逼賣樓填氹。
釘契盤急增 或爆銀主盤劈價潮
不信,大家不妨看看,原來在土地註冊處登的法庭物業頒發(俗稱釘契),其中屬於「非一般」的頒發令(即非維修、清拆、分居等正常原因,而是各式因欠卡數、欠債、清盤、破產等原因而被釘契),過去兩年出現急升(圖3),而此等「非一般」原因而遭釘契的物業,最終會有近半變成銀主盤,然後以低價出售(圖3中的消耗量)。如此,看來未來一年爆發銀主盤劈價出售潮,令樓市燒fuse的可能性不容抹殺。
明報記者 陸振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