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青春期態度差 多提點少囉嗦(9-15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9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9月22日 06:35
2015年09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今年13歲,開始踏入青春期,平日跟她聊天時均木無表情,即使找我買東西給她,或找我幫忙,語氣、態度亦非常惡劣。雖然我知道她正值反叛期,但老實說,我心裏開始有點討厭她,是否要等到她18歲,過了青春期,我們的關係才會好轉?那我豈不是要等五、六年?


答﹕

假設母女倆之前沒有任何拗撬,而女兒只是因踏入青春期而有個案中的表現,媽媽可先認識青春期的特徵,以理解孩子的心情。


在青春期階段,青少年希望成為大人,不經意做出擺脫父母的行為,他們不喜歡父母對他囉嗦;而女孩子生理變化亦較大,例如月事期間,脾氣或會更暴躁。若父母不明白青春期階段的青少年心態,或會認為他們不孝,覺得他們反叛,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獨立,在這過渡階段,父母應給予多點包容、接納。


反叛只為獨立 父母應包容接納

同一時間,可不時提醒他們「大人」的應有表現,包括﹕一、成熟﹕懂得為他人設想,不會只顧個人感受;二、深思熟慮﹕做大人可以自己下決定,但同時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後果。作為父母有責任提醒孩子,助他們成長,但切忌太囉嗦,應給予空間讓他們反省,一般孩子都懂事的。


在父母的心態方面,父母若經常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只會令孩子更加抗拒;取而代之,父母可以多點將孩子如朋友般看待,給予尊重。但亦並非24小時也當成朋友,例如遇上個案中的情况,女兒態度差,媽媽當下可保持沉默,不要即時責罵她,否則只會令關係更僵;但亦不要不了了之,否則女兒永遠不知道自己不對的地方;可待雙方都心平氣和時,再提醒女兒。


另外,媽媽亦可調校一下個人生活。孩子漸長,有自己的生活及社交,媽媽可多放手讓她自主,媽媽亦可建立自己的興趣、社交等,不要太聚焦於孩子身上,對雙方都有好處。


資料提供﹕註冊社工李淑輝

文﹕鍾家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