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住宅供應不足,發展商一面積極吸納政府推出用地,另一面繼續密密申請縮細單位面積。恒地(0012)繼西環大樓及大角嘴海興大廈將「開細則」後,最新向城規會申請把佐敦德成街一住宅項目,改為重建1幢26層住宅大廈,單位數目大增逾120個至260伙,增幅近九成,單位平均面積則減至304方呎,減幅逾47%。學者指發展商增加興建細單位,本港人均居住面積愈來愈細的問題將日趨嚴重。
明報記者 劉詠怡
是次申請地點位於佐敦德成街2號百祥大廈,鄰近佐敦恒豐中心及新樂酒店,附近設有港鐵站,交通方便,恒地最新申請把高限由主水平基準以上80米放寬至91.6米,同時增加單位數目,由138個增至260個,據申請文件顯示,標準層每層13伙,單位平均面積則由原來的577方呎減至304方呎,每層提供2部升降機。
事實上,除恒地外,新地(0016)近年來亦積極修訂手上項目增加提供細單位,其中新地伙拍置地的元朗牛潭尾石湖圍項目,亦於本年初向城規會申請大幅增加地積比及放寬高度限制,改建分層住宅共涉7291個單位,有關申請撤回後,發展商最新再度提交新方案,建議興建28幢住宅,共涉5941伙。新申請雖然較早前的分層發展方案大減1350伙,不過卻比原來已批出的300幢洋房,大幅增加18.8倍。
新世界屏山綠化地申建1100伙
早前元朗米埔毗鄰錦綉花園一幅逾70萬方呎地皮,業主亦向城規會申請改為中低密度發展,興建18幢住宅大廈,平均單位實用面積約551方呎,較2013年獲批建71座洋房,單位大幅增加,市場人士指,相信業主為新地或有關人士。
另一方面,城規會最新亦收到不少改增加發展密度,其中由新世界(0017)持有的元朗屏山永寧村地皮,面積約13.4萬方呎,現規劃為綠化地帶,業主申請改劃住宅用途,並計劃建3幢39層住宅樓宇,總面積約67.17萬方呎,涉1100伙。
學者指「蚊型」單位有需求
身兼城規會委員的學者潘永祥指出,近期多個項目已出現「劏細則」個案,本港人均居住面積愈來愈細將持續,但由於本港人口結構出現變化,認為未來一至兩年該類「蚊型」單位仍有需求。
另由邱德根家族等持有的荃灣川龍地皮,面積約14萬方呎,當中約71.4萬方呎、即近59%由邱氏家族持有,餘下的為政府地涉約41%,現申建27幢4層高連1層地庫的洋房,另加1幢4層高會所,涉及住宅樓面6.4萬方呎。
明報記者 劉詠怡
是次申請地點位於佐敦德成街2號百祥大廈,鄰近佐敦恒豐中心及新樂酒店,附近設有港鐵站,交通方便,恒地最新申請把高限由主水平基準以上80米放寬至91.6米,同時增加單位數目,由138個增至260個,據申請文件顯示,標準層每層13伙,單位平均面積則由原來的577方呎減至304方呎,每層提供2部升降機。
事實上,除恒地外,新地(0016)近年來亦積極修訂手上項目增加提供細單位,其中新地伙拍置地的元朗牛潭尾石湖圍項目,亦於本年初向城規會申請大幅增加地積比及放寬高度限制,改建分層住宅共涉7291個單位,有關申請撤回後,發展商最新再度提交新方案,建議興建28幢住宅,共涉5941伙。新申請雖然較早前的分層發展方案大減1350伙,不過卻比原來已批出的300幢洋房,大幅增加18.8倍。
新世界屏山綠化地申建1100伙
早前元朗米埔毗鄰錦綉花園一幅逾70萬方呎地皮,業主亦向城規會申請改為中低密度發展,興建18幢住宅大廈,平均單位實用面積約551方呎,較2013年獲批建71座洋房,單位大幅增加,市場人士指,相信業主為新地或有關人士。
另一方面,城規會最新亦收到不少改增加發展密度,其中由新世界(0017)持有的元朗屏山永寧村地皮,面積約13.4萬方呎,現規劃為綠化地帶,業主申請改劃住宅用途,並計劃建3幢39層住宅樓宇,總面積約67.17萬方呎,涉1100伙。
學者指「蚊型」單位有需求
身兼城規會委員的學者潘永祥指出,近期多個項目已出現「劏細則」個案,本港人均居住面積愈來愈細將持續,但由於本港人口結構出現變化,認為未來一至兩年該類「蚊型」單位仍有需求。
另由邱德根家族等持有的荃灣川龍地皮,面積約14萬方呎,當中約71.4萬方呎、即近59%由邱氏家族持有,餘下的為政府地涉約41%,現申建27幢4層高連1層地庫的洋房,另加1幢4層高會所,涉及住宅樓面6.4萬方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