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森:無根的中華民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26日 06:35
2015年08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李登輝一席:「身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台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言論,再次引爆了台灣最為敏感的身分認同問題。不敢說李登輝代表了絕大部分台灣人,但也暗含了一些台灣人當下的真實想法。相對於中國(不管是民國還是共和國),現在的台灣人可能更親近日本,畢竟那裏有着良好的社會環境、公民素質,在文化上更是有着許多血脈相通之處。反觀大陸這幾年與港台的摩擦日漸頻繁,「中國人/大陸人」在港台已經變成了貶義詞。


同時,隨着外省第一、二代的逐漸凋零,中華民國的根也在慢慢失去,年輕一代對中華民國的認同感逐漸減低,「中國」一詞的內涵基本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很少人包括台灣人會想到當中還包含着「中華民國」的意涵。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在中華民國根基愈來愈薄弱的當下,相比太陽花學運、反課綱議題有着大量年輕人的參與,台灣政府組織的紀念抗戰活動在年輕群體中並沒得到多少關注。


反觀大陸,為了爭奪抗日話語權,官方將舉行大型閱兵儀式。當中卻也有一個轉變值得注意,這與大陸網絡的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隨着民眾獲取資訊的方式日益豐富,官方已經無法掌控全部主導權,大陸民眾開始了解抗日的主力軍在國軍,連官方也不得不承認「國軍在抗日戰場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的閱兵也將有國軍老兵參加,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至少人們已經逐漸形成共識:抗日要感謝國軍,是他們那一代承受了戰爭的苦難,才得以讓我們這一輩在和平中成長。


台灣被夾在中國與日本之間

在此情形下,李登輝身為中華民國前總統,卻聲稱自己是日本人,為了一己的利益傷害了多少在戰爭中死傷的人們。無可否認,每個人都有思考及言論自由,但李登輝有着特殊的身分地位,至今仍享受着卸任元首禮遇,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讓人失望。這也正是如今中華民國最可悲之處:如果連一個前總統都不承認自己的國籍,那又怎讓台灣民眾認同呢?又怎麼讓大陸民眾認可呢?恐怕「中國」一詞的意涵只會被「共和國」取而代之,到了那時所謂的「一中各表」只會更加空洞。


近代以來,台灣就一直被夾在中國與日本之間,使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問題如同幽靈一般飄散不去。其實不管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也只是個人的認知問題,在台灣這樣的民主社會是可以理性討論的。但李登輝身為中華民國前總統,實在沒必要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向當年的入侵者示好。畢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還是需要那麼一點骨氣的。我相信,李登輝永遠都無法代表絕大部分真正勇敢有良知的台灣人。


作者是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博士班陸生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