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中港股市再度遭「洗劫」,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和離岸價亦繼續貶值。高盛投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哈繼銘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次大跌市與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最大的不同,是現時的經濟困境出現在新興經濟體,認為是次包括中港股市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走資潮,可能比海嘯時更嚴重,建議投資者從中港股市撤走,將資金配置到歐美股市,或者乾脆「現金為王」。
道指曾跌逾千點 恒指夜期挫448點
昨晚美股開市初段繼續大跌,道指一度跌逾千點,恒指夜指亦跟隨大跌,收市時較日間期指跌448點,報20,680點。
高盛哈繼銘表示,金融海嘯時期,全球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消費需求疲弱,但現時主要的問題是「以上游產業以及中間製造業為主的經濟體,面臨悲觀的行業前景」。以中國為例,他稱高盛兩年前開始提出中國經濟增長「辭8迎6」,其中產能過剩、地方債務以及房地產供應過多這3大因素,令中國的增長勢頭出現趨勢性下降。
在基本面缺乏動力的情况下,他認為市場更容易觸發恐慌拋售,「人們會把近期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和7、8月疲弱的經濟數據聯繫起來,認為中國出大問題了」,「愈是這麼想,就愈多人跟着拋售」。他稱如果這次大跌市,中國股市乃至整個新興市場的走資情况較海嘯時期更嚴重,他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除了外資流走,連新興市場本土資金都因憂慮本國經濟問題,選擇將資金擺到歐美市場。「美國近月經濟數據良好,而且即將加息,將持續吸引資金」,他建議當歐美股市呈現超賣時,將是入市好機會。
建議投資歐美股 增存款保險等工具
除了可以考慮歐美股市,哈繼銘認為在這個「不知道下雨要下多久」的時期,還可以堅守「現金為王」原則,增加存款、保險等工具,亦可考慮購買內地一線城市的房地產。
至於中國政府的救市政策,哈繼銘認為人民幣的確需要貶值,來拯救岌岌可危的製造業,但「應該讓人民幣自行貶值」。他稱自從人行宣布調整人民幣中間價政策之後,為控制貶值幅度,人行近期不斷通過外匯干預,拋售美元買入人民幣,「這種方法經不起折騰,幾個月就可以消耗掉1萬億美元」,而且這種干預會推高內地市場利率,令資產價格下跌,進一步助長股市下行。他認為貨幣政策是現階段最有效而且成本低的救市方案,降準和減息不但幫助資產價格回升,而且可以調整資金流向,人民幣將按照市場規律貶值,「中國面臨通縮壓力,貨幣政策完全可以向零利率挺近,所以寬鬆的空間很大」。
明報記者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