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專家之言
接受直資學位 不可參與派位
直資、私立跟津貼小學究竟有何不同?報讀時又有什麼考慮因素?本刊升學專欄作家、《明報》前教育新聞組長梁永樂解釋,直資、私立小學跟津貼小學最大不同在於前兩類學校均會收取學費,除基本學費,亦會有雜費等其他收費。因此梁永樂建議家長在申請前需衡量自己的經濟情况。但他認為,現時小一派位制度主要靠分數及運氣,所以如果家長為求心安,不妨報讀一至兩間直資、私立小學以求「穩陣」。
直資資源較私小多
梁永樂解說直資跟私立小學的分別,首先,根據現行派位機制,家長如接受了直資學校學位,將不可再參與小一統一派位;而私立小學則不在此限。因此家長如仍希望獲派津貼小一學位的,需分外留意。另外,直資學校在一定程度下仍受政府資助,因此一般而言資源會較私立小學為多。而直資學校按規定必須把學費總收入最少十分之一撥作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計劃之用,有利家庭條件較弱的學生,惟私立小學則沒有此規定。
如家長有意報讀直資、私立小學,梁永樂建議參考以下三大考慮因素﹕
1. 辦學理念及課程結構
由於直資及私立小學可享的自由度較大,直資學校中亦較多為新興的辦學團體,家長可以因應子女的特質,選擇辦學理念及課程特色較適合其發展的學校。
2. 升學部署
部分學校設有直屬、聯繫中學,如家長希望子女能在較連貫的學習環境中成長,不妨特別留意此類學校。另外,部分小學為男女校,惟其直屬中學為單性別學校,因此並非所有學生都可以升讀,家長在申請時亦需留意。
3. 地理位置
直資、私立學校不受校網規定,理論上家長可隨意願自由申請。惟如果心儀的學校距離居所太遠,家長需考慮子女年紀尚幼,小一已要長途跋涉能否應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