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0日 06:35
2015年08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剛公布的第二季業績按年倒退了37%,主要受投資項目帳面價值下跌所拖累,反映投資市場愈來愈難玩。


由於中港經濟關係日益密切,港元又與美元掛鈎,香港經濟和股市最好的時光往往是內地經濟表現強勁,美國處於減息周期之時,這樣香港既可受惠內地的GDP高增長,同時又可享低息效應,股市和樓市便也相應興旺。


然而,中國經濟放緩愈來愈明顯,剛過去周末公布的出口數字按年銳減逾8%,另一邊廂美國上周五公布的就業數據,卻進一步加強美國於9月加息的預期,香港受到這兩項利淡因素夾擊,投資者便要加倍小心。


當然,有危便有機,有「亞股測市王」稱號的安聯投資陳致遠認為,近期港股隨內地A股股災而出現調整,令估值變得吸引,他預期雖然內地經濟疲弱,但也加強了內地經濟改革的決心,現在反而是趁低吸納的好時機。


另外,曾被理柏評為表現最佳的美股基金經理George Russell認為,雖然美國年內將加息,但因為經濟復蘇緩慢,所以預期加息不會很快,加息幅度也會有限,他仍看好美股,尤其覺得如Google等科網股升勢未盡。


其實,就算投資大環境不是一片光明,只要做足工夫,市場總有投資機會。林少陽憶述最近辭世的恩師東尼(Tony Measor)時發現其中一項投資智慧,就是股市以至經濟,都逃不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周期循環;其實作為投資者,也應時刻緊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八個字,便不會在好市時得意忘形,卻能在惡劣市况絕處求生!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 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