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東尼智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10日 06:35
2015年08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重看東尼(Tony Measor)舊作,內心感觸良多。作為一個由大不列顛帝國遠道而來的老外,他對香港、中國以至整個東南亞經濟命運的信心,竟然遠大過很多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華人。東尼不懂中文,看得最多的是以妖魔化中國為己任的英語國際傳媒,可是他從來都不是輕易受人唆擺的人,他對中國前途的樂觀看法,由始至終都沒有動搖過。


最近一名做醫生的朋友,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已決定返回他們多年前已入籍的澳洲。移民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香港的教育及生活開支太高,當中單是3個孩子就讀國際學校及每月的住屋開支,已令這個兩夫婦都是專業人士的五口之家亦頗感吃力。若子女返回澳洲讀書,可享受9年免費教育至中學三年級,當地樓價遠較香港相宜,大幅減少住屋開支之後,生活環境反而獲得即時的改善。另外,香港近年令人煩厭的政治氣氛,更加速了這個五口之家離開香港的決心。


我是從內子口中得知他們的決定,當她談到9年免費教育的時候,我的即時反應便是:香港不是一樣有9年免費教育嗎?

港人移民為下一代教育 反映香港病了

我內心當然知道答案──因為就連我自己,亦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欠缺信心,而這對夫婦的長子,正是小兒的學弟。但是,無論怎麼說,移民他國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子女接受該國9年免費教育,這是對香港教育政策的一個極大的諷刺!香港這個城市,很可能真的病了,而且病况不輕。


東尼隔着語言障礙的輕紗,用他幾十年長居新加坡及香港的個人經歷所得出的心眼,究竟是對時局最關鍵的核心問題看得通透一些,還是矇矓一些?

早於1999年中,東尼在看好這個城市經濟前途的同時,亦已提出香港幾個關於教育、空氣污染、人口質素下滑(除了禮貌有待改善之外,亦包括這個城市有愈來愈自我中心,不再包容外來人口的趨勢)等問題。令人慨嘆的是,他老人家16年前提出的問題,16年後的今天,似乎沒有一樣獲得足夠的重視與改善。


港背靠中國優勢逐步減弱

記得當年他在文章的結尾,認為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背靠正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在當年,這個最大的優勢,隨着中國經濟於2007年前後見頂回落以及2010年的迴光返照,開始逐步減弱。隨着中國經濟下滑、過去兩年的驅蝗行動,加上人民幣隨着美元持續升值,香港這個城市,或許已開始步入經濟下滑的周期。


長久以來,香港都是東南亞的一塊福地。但願這次的經濟下滑,不過是過往眾多下行周期之一,而不是香港走向沒落不歸路的先兆。


港經濟轉弱 但願只是周期性

香港以至中國目前的困局,或多或少已經反映於當前本港上市股份低迷的估值之中。反而,在通脹下滑中國減息抵消美國加息因素壓力之下,本港上市H股以目前約8倍PE的估值,下行空間非常有限。就在這刻,投資者需要的,正是東尼對香港及中國前途那神奇的信心躍進(leap of faith)。因為見慣幾十年風浪的東尼深明,股市以至經濟,都逃不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周期循環!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Vincent@vlasset.com

[林少陽 細味.投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