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豐:A股太貴 看好H股 乏人問津 亞洲小型股藏機遇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5日 21:35
2015年08月05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亞洲一直被投資者視為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但許多人卻依然將目光聚集在傳統的大藍籌上,忽視了表現更為出色的小型股。目前整個亞洲區近8000隻小型股中僅有不足兩成受到市場關注,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這龐大的基數背後,蘊藏着眾多「被人遺忘的寶藏」。


尉奕陽 明報記者

自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亞洲地區的小型股表現就一直優於大型股。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董事馮家慧則表示,儘管亞洲(日本除外)小型股表現搶眼,但目前市場7806間企業(20億美元以下市值),被賣方分析員覆蓋的僅有1512隻,覆蓋率僅為19%。她認為,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雖然現時仍乏人問津,但基於目前在有限的覆蓋率中就已經發掘出了不少優質企業,相信在這背後一定存在更大機遇。


亞洲小型股持續跑出

在馮家慧目前的投資組合中,中港比重佔據整個組合近四成。對此馮家慧表示,並非是因此前A股大牛才有意加倉,過去幾年一直持有許多中國股票。去年年末「滬港通」通車以及首次傳出美國加息的消息後,市場普遍追逐大盤股並同時拋售小型股,形成了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而小型股後來也的確跟隨市場情緒調整而反彈。


馮家慧直言自己並無投資A股,因其估值仍然偏高。儘管在滬港通中,170隻A股小型股遠多於可投資港股的39隻,但她卻認為,滬港通的南向機會要好過北向,再加上基金互認的落實以及國企改革的推動,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在港上市的內地中小型企業股受到追捧。


H小型股或受捧 存改革概念

內地股市眼下最火熱的一個概念便是「國企改革」,馮家慧指出,其實這一概念亦存在於小型股中,只因許多大型國企由於過去經營不善如今變成了小型企業。而對於投資中國,她直言對如內房、工業,特別是「紡織業」情有獨鍾。


以紡織業為例,她解釋道市場多認為中國紡織業「已死多年」,但自從2008年後,內地紡織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的併購重組,直接導致內地紡織企業的數量銳減三分之一。而在經歷行業整合後,現時一些企業開始選擇在東南亞設廠以降低成本,再加上企業本身亦無重大資本開支,部分企業甚至可以派到5厘至6厘息。


鍾情紡織工業 派息股潛力大

馮家慧坦言,自己喜歡派息的小企業,因為體現出公司具有穩定的經營現金流,升值潛力較高,而他也會根據自己慣用的一套盈利模型,例如觀察驅動企業利潤增加的因素是否健康,來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


在成為分析師前,馮家慧曾經有過七年的審計經驗,而這七年的經驗也助其能夠更好的把握投資組合中的風險控制。她表示,自己喜愛工業股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容易審計,帳目清晰易懂,且由於管理團隊多為香港人,故企業管理信譽與文化亦較可靠。她表示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購入不少電子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因此類企業在工業轉型的大背景下,反而由於企業自身所處節能環保與科技工業行業的獨特性而持續增加訂單、未來前景看佳。


留意企業帳目「藏數」

另外,馮家慧強調,自己在看企業資產負債表時會特別留意企業是否存在大額「其他開支項」。普通人往往關注企業的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但卻容易忽略其他開支項。由於這一項並不要求企業在報表中對其進行明細披露,故有些企業容易將一些屬於正常運營以外的資本動作歸入此項,以達到「藏數」的目的。而她在與公司面談時也會特別要求對方做出解釋。


而對於亞洲小型股票估值是否已經偏貴的問題,馮家慧認為,目前泰國以及印度(紡織業除外)的小型企業估值已經偏高,而南韓小型股因其受當地本土資金主導尤其偏貴。


她表示,環球經濟與金融局勢不穩並不會對亞洲小型股造成太大影響,因市場已充分預期。而由於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帶來的衝擊,她表示,組合在馬來西亞的油服公司股價急跌,曾一度拖累投資表現,但由於當地政府已於之後大量回購企業股份,故她也已隨股價反彈獲利離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