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內地校長任命長青網文章

2015年08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8月04日 06:35
2015年08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副校長遴選「等埋首副」事件荒謬絕倫,閙得滿城風雨。碰巧,內地多所高校正校長和副手今年亦相繼換人,不過整體情况就和諧得多。


今年2月起,內地多所高校正或副手易帥,包括北大、清華、中科大、北京航大、浙大(曾鬧出校長被指未達水平的風波),以及在河南、武漢、合肥及福州等地的多所大學。


正如練乙錚兄早前文章所引,內地高校校長的任命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40條「高等學校的校長、副校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免」。而所謂的有關規定,應該是指1987年的《關於高等學校各級領導幹部任免的實施辦法》中的這一條:


「高等學校黨委正副書記和正副校長的職數一般為5至7人……其任免,按幹部管理權限由學校幹部主管部門審批或報中央、國務院審批,並送國家教委備案。」


簡單來說,內地大學校長如幹部般按級別由中央或上級任命,而副部級的大學如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大學的人事調動更會由中組部大員在該校的教師幹部大會宣布。遴選程序方面,校長備選人要經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主管部門任命」三部曲,而評選條件首要是考慮政治質素,其次才是學術背景和管理才能。


政治質素對一個高校校長的重要性,可以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母校清華大學3月尾的新校長邱勇的任命大會說起。


這個大會,共有300多名清華教師幹部出席,中組部副部長潘立剛,教育部長袁貴仁出席,他們對邱勇有如此評語。


潘立剛:「邱勇同志是從清華大學成長起來的中青年專家和領導幹部,政治立場堅定,有組織觀念和大局意識,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學術造詣高,對於高等教育辦學規律有比較深的認識。」


袁貴仁:「邱勇同志是在清華大學成長起來的優秀學者和管理幹部,他政治素質高,理想信念堅定,工作經驗豐富,熟悉學校黨務、行政等多方面情况。」


兩人都是第二句就談政治。


而邱勇在眾官員面前回敬他的前任陳吉寧,劈頭就盛讚對方政治堅定。


習近平上台後,大搞高校意識形態鬥爭,要習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又清洗西方價值教材、風氣和敢言教師。這個精神下發到全國各地,湖北省委為了討好上意,明確要求校長努力成為政治家和教育家,與書記共同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責任。為此,校長今後試行全職管理工作,不再從事學術科研。


《湖北日報》按照習精神所寫的評論員文章說:「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利益之爭。高校是意識形態激烈交鋒的前沿陣地、敏感部位、重要地帶 ,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管理權,這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在高校貫徹落實的首要體現。」


香港真能獨善其身?

作者是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