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人生下半場的琴匠路 本地樂器匠人系列(三)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6日 06:35
2015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期介紹過小提琴匠Wing之後,不少朋友表示不知道原來香港也有年輕的專業琴匠,更有讀者對樂器製作躍躍欲試,想一嘗親自參與的滋味,但如果你在香港政府部門工作了十一年,你會想繼續憑藉人們口中的「鐵飯碗」過生活,還是希望作出改變,成為專業琴匠?

且看今期的受訪者,鄭浩鈞先生(Kelvin),如何在踏上琴匠之路上,作出種種不一樣的決定。


危機感爆發 重譜人生樂章

承上文,繼續打政府工或是轉行,兩個選擇當然並沒對錯之分,但Kelvin先後面對九七回歸、九八金融風暴,居安思危心態難免油然而生:「九八年開始,香港經濟轉差,睇到身邊嘅朋友,明白咩叫坐咗喺度無嘢做,自己雖然做政府工,都難免有危機感,全世界本來都相信嘅嘢,原來會好泡沫咁話爆就爆,反而有啲工種比較實在,好似坐嘅櫈、用嘅枱,都需有人做;但當然總唔能夠人人走去做師傅,咁又太單一,不如去外國學啲high-end嘅工業,帶返嚟香港,可能有用。」而Kelvin心目中的high-end工業,便是樂器製作和復修;有此想法,源自他對音樂遲來的投入。據Kelvin在另一篇訪問所言,廿六歲才學習五線譜,第一件樂器也是出來工作以後才購買,但在學習單簧管一段日子後,除了得到證書和演出的機會,一九九九年參與的一個英國music camp,讓他見識過世界級音樂達人的修養,糅合上述提到的危機感,終引發Kelvin譜出人生新樂章。


計劃之內 意料之外

醞釀了幾年的想法,到了二○○三年發酵,好不容易找到學校入讀,以政府的提早退休計劃解決留學費用問題後,Kelvin終踏上負笈之路,前往英國倫敦大都會大學修讀音樂科技(樂器),且有太太同行作伴,一切似乎漸入佳境;怎料第一個學期的基本課程完結後,準備第二個學期分科時才發現,計劃中想學習的單簧管製作,原來老師根本不教,晴天霹靂之下,卻又進退維谷,無奈之下總要前行,得知另一科老師會教travel guitar,也算是有興趣,唯有選之。誰料一學之下,以為是小菜一碟的東西,卻有着甚闊的創作空間,尺寸大小、造型外觀、用料選材,通通可堪細嚼,而且仍心有不甘的Kelvin,更成功說服了老師,讓他學習和單簧管相關的木管樂器車木技術(一種以旋轉的車牀製作圓棒狀木條之技術),結果,游走於兩類型樂器製作後,不單使他思路更廣,技巧上也觸類旁通,更使他成為學校當屆唯一做兩款樂器畢業,且兩件作品同樣出色的同學。


生意以外的得着 「點計都計唔到」

2006年畢業後回港,向來深思熟慮的Kelvin,並沒急於把學成的作為謀生技能;相反,有感當時手做結他及樂器維修在香港是否有市場仍是個未知數,故此他作出了較保險的選擇,就是再次投身政府機構工作。不過,以合約的形式工作,前景更不明朗,所以Kelvin還是決定一試,二○一○年在火炭成立工作室,並建立網站和臉書專頁,除製作和維修樂器,也招收學生。「最深印象係有個女仔嚟學整個Cello做project,由畫圖到最後作品都做得好好,佢響過程度發現自己其實鍾意畫嘢,最後考上了著名大學嘅建築系,最開心係教人做琴嘅過程竟然令人搵番自己。」除了教學經歷,Kelvin亦曾幫一位剛下飛機的外籍人士,復修了一部中東鼓樂器,原來那是其父遺物,因此對Kelvin感激不已。凡此種種,都是Kelvin口中「生意以外,點計都計唔到嘅得着」。


欣賞身邊人和事

談到得着,Kelvin認為香港太着重競爭,華人社會對音樂也較重技巧,少鼓勵欣賞別人,因此他在參與music camp和 留學期間最大的領悟,是學會謙虛、從欣賞角度看待人和事,而他的未來計劃,是打算花多點時間創作自家出品的樂器:「其實手做樂器好、復修樂器好,喺外國好普遍,香港都愈嚟愈多人做,始終是件好事。」


後記

年輕最大的本錢,往往是義無反顧的熱情,和輸得起、大不了從頭來過的瀟灑;隨著年齡增長、牽絆漸多,人生每個決定,都帶着一定分量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簡稱為代價,要作的取捨愈見沉重,甚至,如Kelvin那樣,以為是完善的計劃,卻遇上意想不到的差池,最後峰迴路轉式的轉變,竟最終成就人生下半場的精彩。得失之間,進退之路,是天意還是人願?恕小弟未有足夠智慧領悟,只能膚淺地體會到,任何選擇和實踐,總比空想來得有意義,反正所謂得失輸贏,只是結果,箇中滋味和經歷,或許已超越成敗的定論?如此看來,敢想敢做,又豈止是年輕人的專利?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市」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 天仁

圖/ 天仁、受訪者提供

編輯/洪慧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