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日升日跌,表現乏善可陳,焦點仍是一些強勢及基建相關股份上。國指與市場出現巨大落差,程度達到多年最高水平,只有市場對前景沒有太大改觀,現水平調整空間不大,但收窄落差得看新經濟企業表現。
大市買盤動力一般
恒指昨高開26點後反覆向上,早市一度升218點、高見25500點回順,收市報25398點,升116點或0.46%。國指升0.85%,跑贏恒指,但明顯跑輸上證升逾2%。大市成交798億元,低於20天平均逾四成,交投持續偏淡。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69比31,近5日隔日升多跌少;升逾3%佔上升股份逾兩成;陽燭對陰燭為64比36,買盤動力及積極性一般。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超過八成上升,比例高於大市約七成上升,行業股份表現參差。月初以至本周一提到扭轉跌勢的濠賭股,回落至10天線見支持,可伺機上車,昨天在金沙中國(1928)業績冲喜大彈,惟行業高位蟹貨重重,只宜採取逢高沽、逢低吸策略,新濠(0200)依然可取。此外,受到市場憧憬下半年鐵路基建全力加快施工,鐵路股日前炒高後,昨天水泥及機械股出現追落,帶動建築及材料、工業製品強勢,但多大處於低位反彈,並非轉強。
濠賭股逢高沽逢低吸
據《彭博》綜合市場平均預測,國指目標價月初升至15788點,為2008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以昨天收市11834點計,潛在升幅超過三成,而現價相對目標價大幅低水近4000點(圖1),為2011年以來最大差距,相對環球股市,此等落差程度只出現埃及、秘魯等股市,估值看似吸引。
國指相對目標價 低水近4000點
值得留意,現實與期望出現如斯巨大落差,只是近一個月的事,今年4月中旬,國指曾經升越目標價,但在內地私募基金准南下買港股,以及A股攀升、上證4000點是牛市起步氣氛推波助瀾,激起市場對中資股熱情,不斷上調目標,與此同時,國指升勢不單未能跟上,反而在6月急轉直下,最後此消彼長下,導致股價與目標差距擴大。
事實上,國指15800點目標,大概相當預測市盈率11倍,也是略高於近5年1個標準差,表面上,目標不算進取,但要明白,看漲基礎是投資氣氛及相對A股估值所推動,而非企業盈利前景改善。反過來,自去年以來,國指每股盈利預測不斷下調,並至今沒有中止回升迹象(圖2),若中資股投資熱情不復,要重拾升勢將得要靠由盈利推動。
重拾升勢要靠盈利推動
國指盈利受壓,不能以偏概全,不少是由於目前指數依然以舊經濟行業佔較大比重,銀行、原材料、資源等舊經濟行業盈測受壓,同時新經濟或服務業盈利未能完全擔起或抵消,造成國指整體盈利回升乏力。目前國指與市場預期已存大折讓,已反映大部分利淡因素,倘若市場沒有重大的重估行動,再跌空間或不大(詳看本欄7月9日一文),但新經濟增長步伐不穩,與舊經濟出現青黃不接情况,那國指重拾升浪亦不易。
[劉思明 數據尋寶]
大市買盤動力一般
恒指昨高開26點後反覆向上,早市一度升218點、高見25500點回順,收市報25398點,升116點或0.46%。國指升0.85%,跑贏恒指,但明顯跑輸上證升逾2%。大市成交798億元,低於20天平均逾四成,交投持續偏淡。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69比31,近5日隔日升多跌少;升逾3%佔上升股份逾兩成;陽燭對陰燭為64比36,買盤動力及積極性一般。
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1個行業,有超過八成上升,比例高於大市約七成上升,行業股份表現參差。月初以至本周一提到扭轉跌勢的濠賭股,回落至10天線見支持,可伺機上車,昨天在金沙中國(1928)業績冲喜大彈,惟行業高位蟹貨重重,只宜採取逢高沽、逢低吸策略,新濠(0200)依然可取。此外,受到市場憧憬下半年鐵路基建全力加快施工,鐵路股日前炒高後,昨天水泥及機械股出現追落,帶動建築及材料、工業製品強勢,但多大處於低位反彈,並非轉強。
濠賭股逢高沽逢低吸
據《彭博》綜合市場平均預測,國指目標價月初升至15788點,為2008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以昨天收市11834點計,潛在升幅超過三成,而現價相對目標價大幅低水近4000點(圖1),為2011年以來最大差距,相對環球股市,此等落差程度只出現埃及、秘魯等股市,估值看似吸引。
國指相對目標價 低水近4000點
值得留意,現實與期望出現如斯巨大落差,只是近一個月的事,今年4月中旬,國指曾經升越目標價,但在內地私募基金准南下買港股,以及A股攀升、上證4000點是牛市起步氣氛推波助瀾,激起市場對中資股熱情,不斷上調目標,與此同時,國指升勢不單未能跟上,反而在6月急轉直下,最後此消彼長下,導致股價與目標差距擴大。
事實上,國指15800點目標,大概相當預測市盈率11倍,也是略高於近5年1個標準差,表面上,目標不算進取,但要明白,看漲基礎是投資氣氛及相對A股估值所推動,而非企業盈利前景改善。反過來,自去年以來,國指每股盈利預測不斷下調,並至今沒有中止回升迹象(圖2),若中資股投資熱情不復,要重拾升勢將得要靠由盈利推動。
重拾升勢要靠盈利推動
國指盈利受壓,不能以偏概全,不少是由於目前指數依然以舊經濟行業佔較大比重,銀行、原材料、資源等舊經濟行業盈測受壓,同時新經濟或服務業盈利未能完全擔起或抵消,造成國指整體盈利回升乏力。目前國指與市場預期已存大折讓,已反映大部分利淡因素,倘若市場沒有重大的重估行動,再跌空間或不大(詳看本欄7月9日一文),但新經濟增長步伐不穩,與舊經濟出現青黃不接情况,那國指重拾升浪亦不易。
[劉思明 數據尋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