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對三大央行 選不同基金 個股難選 買股票型基金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22日 06:35
2015年07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全球最受關注的三大金融機構莫過於聯儲局、歐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此三者分化的貨幣政策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全球市場的表現。面對不明朗的市場前景,在難於選擇個股的情况下,基金投資不失為一個捕捉股票市場機遇的方法。近期有不同機構大行推出幾隻不同投資策略與地區的新基金,以應對市場變化。


對於2015年的資產配置,市場普遍看好股票多於債券及其他類別資產。而若要配置環球資產,往往會因不熟悉地區而難以準確把握有價值的股份。匯豐近期將要推出的環球股票股息基金,通過結合賺取股息、兼顧資本增值以及控制風險三大因素為投資者提供回報。而貝萊德也順勢推出了關注歐洲市場的股息基金。


匯豐推歐美新基金 主打收息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已發展市場股票部主管兼基金經理Angus Parker表示,股票收益策略的目標是同時注重股息及資本增值,目前較基準指數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ACWI)小幅減持美股與亞洲除日本地區,同時小幅增持歐洲市場。Parker表示,基金目標為投資者帶來相較基準指數高出10%至20%的股息回報率,後者截止今年6月30日的股息率為2.47%。


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表示,低息環境下,投資者若選擇派息基金,需留心一些高息股在股價上漲時是否依然能夠保證派到高息,若是6至7厘息甚至有機會從本金中派出,即變相減少了投資者的投資本金,相反3厘至4厘的派息則較為合理。但他亦指出,現時美股估值不廉,投資者可考慮分散風險,建議增持估值低廉的中港及南韓市場。


留意「保證」或有陷阱

與匯豐相若,貝萊德亦於本月初在香港推出貝萊德歐洲股票入息基金,該基金2010年於紐交所掛牌,過去三個月的平均年息率(A6歐元類別)為3.7%。貝萊德歐洲股票團隊基金經理經理Andreas Zoellinger表示,債務成本下降、量化寬鬆擴大、歐元貶值以及油價下跌均惠及歐洲股票,而歐洲企業盈利重拾增長亦乃復蘇關鍵。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表示,自己最近都有投資歐股,特別是德國,因部分企業盈利不錯且估值因希臘問題有所下調故變得較為吸引。而美股即將於明年迎來大選年,譚紹興表示,觀察歷史紀錄,股市於大選年都會較為平穩,故他建議可在今年年末出現回調時入市。他亦提到,若選擇派息基金,可考慮擁有股息再投資策略的基金,因其長遠來看可提升投資回報。


除了歐美地區,眼下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A股市場的陰晴變化。有大行於早前A股奮力上漲時推出投資A股的人民幣基金。上投摩根於今年2月上旬設立人民幣中國A股焦點基金,將至少七成資產投於內地A股市場。基金一度在六月初取得62.90%的總回報,但由於此後受大盤滑鐵盧牽連,基金淨值已從最高峰時的202.441元人民幣減至上周五的151.758元人民幣。


另外,中銀香港亦於6月上旬推出全天候人民幣在岸股票基金,以深證綜合指數為基準,集中投資於深A股成分股。惟其略顯「生不逢時」,一經推出便遭遇市場恐慌性下挫,MorningStar數據顯示,基金過去一個月回報為-31.34%,而過去一周則錄得8.92%的正回報。對於投資A股基金,黃展威則表示A股目前不值博,潛力不大。


A股波動大 內地基金風險高

黃展威表示,內地股市波動較大,且對中央救市效果表示悲觀,認為目前釋放的資金不足以推動市場,中期不看好所謂的4500點關口。而對於即將通過「基金互認」南下的A股基金,他表示,中港兩地A股基金「玩法大不同」。香港主要由外資管理,注重基本面,而內地A股基金經理重視基金表現,雖然旺時賺多,但回調時亦有機會大跌。


譚紹興則認為,內地基金若要在香港市場取勝,除非有香港買不到的特別產品,或是依靠較低的收費。他亦強調,若香港投資者認購內地基金,需留意其監管制度,特別是基金是否能夠順利贖回。而他表示,內地目前放鬆銀根,會令債市受益,投資者可關注債券基金。


明報記者 尉奕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