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有一宗不大起眼但頗不尋常的新聞,似乎反映了北京的港澳政策確有不少「新思維」,頗堪玩味。
據《南方都市報》在3月刊出的報道稱,澳門新任經濟財政司長梁維特在3月30日表示,澳門擬將儲備款項交予廣東省政府及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投資,希望賺取較高回報。報道透露,澳門目前有3000多億澳門元儲備,去年投資回報率只有約2%,追不上通脹。報道又引述梁維特稱,澳門政府會把在外的儲備投資款項調回澳門。
為賺4%回報 解釋牽強
到了6月25日,澳門與廣東省正式簽署框架協定,澳門將部分財政儲備參與兩地(澳粵)的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在簽署儀式上,澳門特首崔世安特別強調,把財儲投入廣東基建的意向,他對財儲的回報及安全問題充滿信心。而經濟財政司長梁維特曾經表示,希望交廣東的投資可賺取較高回報,保本保息,回報約有4%至5%。
讀這則新聞,自然令人聯想到澳門把儲備「上繳」內地政府,香港會否步其後塵?按照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原則,香港和澳門都享有財政自主權,毋須向中央繳稅和支付軍費,也可支配自己的財儲,澳門忽然把部分儲備交廣東投資基建,是否僅為了賺取更高回報?還是有其他尚未公布的考量?
要符合澳門政府的要求、財儲的回報率在4%至5%之間,並不特別困難,把財儲交予廣東省投資基建,也未見廣東省承諾一定會有4%至5%回報給予澳門政府(在報道中看不到),那為何會有這項安排?如果要投資基建,澳門也有需求,例如集體運輸,填海造地等等,為何自家基建不投資,卻把財儲拿去支持廣東搞基建?
澳門靠賭業積累了大量財儲,每年都派錢給澳門居民,北京是否認為澳門政府「不思進取」,不如把錢投資在廣東省?香港財儲也極豐厚,是否也會「被要求」考慮適時投資在內地搞基建?
陳景祥
據《南方都市報》在3月刊出的報道稱,澳門新任經濟財政司長梁維特在3月30日表示,澳門擬將儲備款項交予廣東省政府及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投資,希望賺取較高回報。報道透露,澳門目前有3000多億澳門元儲備,去年投資回報率只有約2%,追不上通脹。報道又引述梁維特稱,澳門政府會把在外的儲備投資款項調回澳門。
為賺4%回報 解釋牽強
到了6月25日,澳門與廣東省正式簽署框架協定,澳門將部分財政儲備參與兩地(澳粵)的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在簽署儀式上,澳門特首崔世安特別強調,把財儲投入廣東基建的意向,他對財儲的回報及安全問題充滿信心。而經濟財政司長梁維特曾經表示,希望交廣東的投資可賺取較高回報,保本保息,回報約有4%至5%。
讀這則新聞,自然令人聯想到澳門把儲備「上繳」內地政府,香港會否步其後塵?按照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原則,香港和澳門都享有財政自主權,毋須向中央繳稅和支付軍費,也可支配自己的財儲,澳門忽然把部分儲備交廣東投資基建,是否僅為了賺取更高回報?還是有其他尚未公布的考量?
要符合澳門政府的要求、財儲的回報率在4%至5%之間,並不特別困難,把財儲交予廣東省投資基建,也未見廣東省承諾一定會有4%至5%回報給予澳門政府(在報道中看不到),那為何會有這項安排?如果要投資基建,澳門也有需求,例如集體運輸,填海造地等等,為何自家基建不投資,卻把財儲拿去支持廣東搞基建?
澳門靠賭業積累了大量財儲,每年都派錢給澳門居民,北京是否認為澳門政府「不思進取」,不如把錢投資在廣東省?香港財儲也極豐厚,是否也會「被要求」考慮適時投資在內地搞基建?
陳景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