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簡稱「亞投行」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於上周在北京舉行協定簽署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會見各國及地區的代表,一般預料,亞投行可望最快今年底投入運作。亞投行受到注目,原因在於其帶有與美國及日本為主軸的亞洲開發銀行別苗頭的意味,是中美較勁的具體反映。因此,未來亞投行的一舉一動,都會在美國及日本迹近顯微鏡式的嚴密監視之下進行,倘有閃失,便會成為指摘中國的彈藥。特別在眾所關注的否決權方面,中國在使用上必須極為謹慎,否則易招話柄。
大國角力催生亞投行
美日質疑操作透明度
眾所周知,亞投行帶有極為濃厚的地緣政治色彩,中國意圖通過亞投行開闢另一條戰線,通過亞投行的設立,組合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金融俱樂部,制衡在區內稱王稱霸多年的亞洲開發銀行(簡單亞開行)。中美之間在區內的博弈近年升溫,中國另闢蹊徑組建與北京友好的聯盟亦很自然,而區內外國家亦會歡迎多一個組織協助融資開發。因此,當亞投行開展組建,這種意味躍然而出,因此才有美國及日本一些人語帶酸意的講話,質疑運作透明度以及否決權的使用,這些都是美日大做文章的方向。
誠然,國際政治就是如此勾心鬥角,但只要專心致志不帶其他色彩,自會是「樹正何愁日影斜」,經得起考驗。不過,行事操作上,亞投行的否決權必須用得小心,勿讓亞投行淪為另一個類如聯合國的政治角力場。根據亞投行認繳股本的組成,中國認購297.8億美元,是各國當中最多,佔總數大約三成,是目前亞投行的第一大股東,分列二、三位的是印度及俄羅斯,據此,中國擁有26.06%的投票權。由於亞投行決策須有75%支持才可通過,這意味中國現階段擁有一票定生死的否決權。須知道,否決權一直是外界關注亞投行的焦點,今年3月,外國傳媒報道中國有意放棄擁有否決權,「以交換歐洲或西方國家加入」,云云。中國財政部對此迅速否認,並指中國放棄否決權是一個「不成立的命題」。但這項「報道」與中方的反應折射出一種情况——否決權是亞投行的軟肋,處理不好,隨時會讓他人有可議之處以及可乘之機,醜詆亞投行,造成中國在形象上的創傷,影響亞投行運作。
聯國否決權惹反彈
小心勿跌進「霸權」圈套
否決權的使用,毋庸諱言是中國保障本身及亞投行利益的最終招數,但由於亞投行設立過程中的複雜國際政治,這場爭鬥難免會伸延至亞投行內部,中國使用否決權的機會是存在的。不過,否決權的使用必然帶有極大爭議,以四分之一的投票權推倒四分之三投票權,難免引起矚目。以聯合國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5個戰勝國中、英、美、法、俄(蘇聯)都有否決權,冷戰年代以迄後冷戰的今天,否決權使用滿天飛,尤其是中東戰爭時期,美蘇頻繁否決,不但拖沓了議程,更是阻礙了和平,本來意圖在戰後為和平服務的聯合國,倒過來變成和平的妨害者,可謂諷刺之極。因此,如何使用否決權,在國際社會尤其受到關切,中國在處理此事時必須極為小心,無謂跌入被指「霸權」的圈套當中。
亞投行的特色在於共同繁榮,中國的出發點亦是如此。不過,在美國與日本眼中,這是挑戰美國戰後在亞洲的政治及經濟秩序,因此出現語多譏諷的情况,可以預料的是,亞投行以後一舉一動,美國及日本都會瞪大眼睛監視,某程度而言,這也可以算是鞭策亞投行的一種力量。今年底,亞投行將開始運作,如何青出於藍,做到真正為各國服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出成績,公正不阿,才是反擊非善意批評的最佳做法。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大國角力催生亞投行
美日質疑操作透明度
眾所周知,亞投行帶有極為濃厚的地緣政治色彩,中國意圖通過亞投行開闢另一條戰線,通過亞投行的設立,組合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金融俱樂部,制衡在區內稱王稱霸多年的亞洲開發銀行(簡單亞開行)。中美之間在區內的博弈近年升溫,中國另闢蹊徑組建與北京友好的聯盟亦很自然,而區內外國家亦會歡迎多一個組織協助融資開發。因此,當亞投行開展組建,這種意味躍然而出,因此才有美國及日本一些人語帶酸意的講話,質疑運作透明度以及否決權的使用,這些都是美日大做文章的方向。
誠然,國際政治就是如此勾心鬥角,但只要專心致志不帶其他色彩,自會是「樹正何愁日影斜」,經得起考驗。不過,行事操作上,亞投行的否決權必須用得小心,勿讓亞投行淪為另一個類如聯合國的政治角力場。根據亞投行認繳股本的組成,中國認購297.8億美元,是各國當中最多,佔總數大約三成,是目前亞投行的第一大股東,分列二、三位的是印度及俄羅斯,據此,中國擁有26.06%的投票權。由於亞投行決策須有75%支持才可通過,這意味中國現階段擁有一票定生死的否決權。須知道,否決權一直是外界關注亞投行的焦點,今年3月,外國傳媒報道中國有意放棄擁有否決權,「以交換歐洲或西方國家加入」,云云。中國財政部對此迅速否認,並指中國放棄否決權是一個「不成立的命題」。但這項「報道」與中方的反應折射出一種情况——否決權是亞投行的軟肋,處理不好,隨時會讓他人有可議之處以及可乘之機,醜詆亞投行,造成中國在形象上的創傷,影響亞投行運作。
聯國否決權惹反彈
小心勿跌進「霸權」圈套
否決權的使用,毋庸諱言是中國保障本身及亞投行利益的最終招數,但由於亞投行設立過程中的複雜國際政治,這場爭鬥難免會伸延至亞投行內部,中國使用否決權的機會是存在的。不過,否決權的使用必然帶有極大爭議,以四分之一的投票權推倒四分之三投票權,難免引起矚目。以聯合國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5個戰勝國中、英、美、法、俄(蘇聯)都有否決權,冷戰年代以迄後冷戰的今天,否決權使用滿天飛,尤其是中東戰爭時期,美蘇頻繁否決,不但拖沓了議程,更是阻礙了和平,本來意圖在戰後為和平服務的聯合國,倒過來變成和平的妨害者,可謂諷刺之極。因此,如何使用否決權,在國際社會尤其受到關切,中國在處理此事時必須極為小心,無謂跌入被指「霸權」的圈套當中。
亞投行的特色在於共同繁榮,中國的出發點亦是如此。不過,在美國與日本眼中,這是挑戰美國戰後在亞洲的政治及經濟秩序,因此出現語多譏諷的情况,可以預料的是,亞投行以後一舉一動,美國及日本都會瞪大眼睛監視,某程度而言,這也可以算是鞭策亞投行的一種力量。今年底,亞投行將開始運作,如何青出於藍,做到真正為各國服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出成績,公正不阿,才是反擊非善意批評的最佳做法。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