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要讓年輕人耀母揚威長青網文章

2015年06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6月22日 06:35
2015年06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四政改被否決那一天,去了《明報》和陸振球一起主持「湯文亮會客室」,那天的嘉賓是大家熟識的蔡東豪(圖中)。Tony剛出了新書《復原力》,大家便以「復原力」為題,大談香港如何令政改方案造成的撕裂「復原」,探討香港經濟的問題,以至投資之道,大家乾了兩支2000年的Chateau Marquis de Terme,不亦樂乎。


蔡兄反客為主,問我對現時樓市,以及父母資助年輕人買樓的看法,我說早前去了港台主辦的投資講座,同場有施永青及楊宇霆,擦出很多火花,其時港台主持人也說香港樓價太貴,年輕人現在很難上車。


許多年輕人沒有逼切性需要買樓,甚至不是年輕人的要求,而是他們父母;很多年輕人即使由父母資助首期,他們仍很難擔保可以每月供款,就算可以,那些年輕人以後都要放棄正享受的優質生活。當年輕人不能每月供款,就會求助財務公司,最後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物業變成銀主盤。試問那時候年輕人該如何面對他們的父母?所以,就算父母要支持年輕人置業,首先是要他們的子女先提出要求,繼而要他們證明每月可以供得起,這並非冷血無情,而是防止未來會發生的悲劇。


樓價升跌對子女皆無益

我同蔡兄講,曾有記者對我說,他們在新樓盤發售現場,捕捉有意買樓的人,很多時都是母親帶同子女買樓,就算父母一起,願意接受訪問的大多是年輕人及其母親。我在講座中用了「耀母揚威」來形容買樓的年輕人,但台下未及反應,可能觀眾是認為我在說「耀武揚威」。有記者曾問年輕人的父親,為何不願意接受訪問,父親很激動說這些根本是不光彩的事。


我理解的,做母親都比較愛護子女,知道置業路難行,能早一日幫助兒子上車就即是幫他們解決問題。其實有時父母太早幫子女置業,我不敢說是害了他們,但子女們的未來很大機會被所買的物業鎖死。若樓價上升,年輕人會沾沾自喜,認為賺一兩百萬只不過在彈指之間,何需認真工作。倘樓價下跌,不但投資化為烏有,甚至負上一身債務。我認為年輕人真的需要、在供得起的情况下提出置業要求,父母才作出考慮,不應主動幫助子女,更加不能夠讓他們「耀『母』揚威」。


■有片睇

湯文亮會客室

讀者如欲收看各集節目全部精彩內容,可登入:http://link.mingpao.com/25522.htm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