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鬱悶久了,高院上周就港視被拒發免費電視牌照的司法覆核判決,裁定行政會議的決定有違港府一貫發牌不設上限的開放天空政策,判港視勝訴,算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至少令人相信香港的法治未死。
高院頒下的判辭,指法院是接納了港視提出,港府在發牌時作出「三揀二」的決定,沒有考慮港視的「合理期望」,即其申請不會因牌照數目設限而被拒絕,亦不用證明港視比其他申請者為佳,故行會採納特首的意見,採取循序漸進發牌方式,是沒考慮港視的合理期望。法庭認為,政府如改變有關電視牌照發牌無上限的政策,或在今次個案中沒有跟從此既定政策,應向港視解釋。這個觀點,正是兩年前公眾對「一男子」決定的最大質疑。
高院的判決,可說是向特首梁振英施政無規無矩的做法摑了一巴掌,證明行政機關必須在既有政策下依法行事,否則可被視為不合法的濫權。
法庭頒令政府重新審議港視的申請,但這不代表港視前途一片光明,梁振英政府仍有權抬出一籃子理由加以阻撓。不過,既然法庭的判決已出,加上政府已決定不續牌予亞視,本港整個電視行業在這兩年來出現巨大變化,政府有責任就法庭的判決盡快回應,不應再施拖字訣,令原本遵從政府政策營商的生意人被迫「吊鹽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今次高院的判決,令港人慶幸的,在香港的三權分立制度下,司法機關仍是有效制衡行政機關,避免政府濫權的堡壘。不過,此時令人想起習近平擔任國家副主席時,2008年在訪港期間曾說過,「三權分立,也要合作」,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前部長郝鐵川亦曾撰文指香港的三權不是平行主體之間制衡關係,不像西方的三權一樣獨立及完整。但願,這是多慮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高院頒下的判辭,指法院是接納了港視提出,港府在發牌時作出「三揀二」的決定,沒有考慮港視的「合理期望」,即其申請不會因牌照數目設限而被拒絕,亦不用證明港視比其他申請者為佳,故行會採納特首的意見,採取循序漸進發牌方式,是沒考慮港視的合理期望。法庭認為,政府如改變有關電視牌照發牌無上限的政策,或在今次個案中沒有跟從此既定政策,應向港視解釋。這個觀點,正是兩年前公眾對「一男子」決定的最大質疑。
高院的判決,可說是向特首梁振英施政無規無矩的做法摑了一巴掌,證明行政機關必須在既有政策下依法行事,否則可被視為不合法的濫權。
法庭頒令政府重新審議港視的申請,但這不代表港視前途一片光明,梁振英政府仍有權抬出一籃子理由加以阻撓。不過,既然法庭的判決已出,加上政府已決定不續牌予亞視,本港整個電視行業在這兩年來出現巨大變化,政府有責任就法庭的判決盡快回應,不應再施拖字訣,令原本遵從政府政策營商的生意人被迫「吊鹽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今次高院的判決,令港人慶幸的,在香港的三權分立制度下,司法機關仍是有效制衡行政機關,避免政府濫權的堡壘。不過,此時令人想起習近平擔任國家副主席時,2008年在訪港期間曾說過,「三權分立,也要合作」,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前部長郝鐵川亦曾撰文指香港的三權不是平行主體之間制衡關係,不像西方的三權一樣獨立及完整。但願,這是多慮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