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診斷
「沒大問題。但長遠有隱憂,因為管理樹的人,看來不懂得樹的結構,亂剪。長此下去,會害死棵樹。」
詹教授說,這棵也是細葉榕,與其他石牆樹不同,它坐在石牆上,因此它依靠伸向後牆的根、所需要的後拉力也少一點。石牆之外,還有用來加固的混凝土牆,「看來似是有了後加的混凝土牆,樹才生出來」。
觀察後,詹教授看到它有一枝樹枝被撞斷了,另外有些樹枝被鋸斷。不過,鋸斷的樹枝,主要都是下枝,反而成了隱憂。
在香港,十個有九個不懂剪樹!
一般人修剪樹枝,是為了剪掉病枝、腐枝、爆裂的枝,又或者減輕樹的負荷。不過,詹教授說,現時香港剪樹的人,十個有九個都不懂得剪樹,「不能亂剪,要知道樹的生理結構才可以剪」。大部分石牆樹,近期被剪的樹枝,都是生長在下方的樹枝,剪樹工人以為這樣做,是令樹更穩固,這是大錯特錯。
剪下枝 易頭重尾輕
「原來樹的生理結構是這樣的﹕一棵樹,根部負責從泥土吸水、吸養分,再把養分經樹幹運到上面,到了樹葉,進行光合作用後,製造了的食物,由樹枝再運送——下面的樹枝,把食物運到樹頭(主幹),上面的樹枝,則運到其他部分。不剪上枝,樹冠愈長愈大,但剪了下枝,食物無法運到樹頭,底部就站不穩,頭重尾輕,好大件事!」為什麼工人只剪掉下枝?「因為他的職責是剪枝,爬上樹頂剪,當然較辛苦!」底部的樹頭無法長大,長期是危險的,這天,我們看見樹頭有些新枝長出來,「樹自己想生一些新枝來補救,但若下次又被剪樹工人剪掉……死啦,棵樹想救自己,你都唔畀佢救。所以要制止人們這樣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