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住宅潛在供應新高 扭轉升勢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5日 06:35
2015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股市與樓市關係密切,股市大旺,樓市必會跟隨。不過,去年內地A股升了一倍多,但內地樓價偏偏在高位回軟,與之前數年內地股市不斷尋底,但內地樓價卻屢創新高,可說來了一個大逆轉。那香港又如何,過去數年恒指在區間上落,而香港樓價則大漲小回,到了最近港股發威,昨天更是周線圖多年來首度收高於28,000點樓上,但剛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樓價指數(CCL)卻連跌兩周,將今年以來的升幅急速抹掉了近四分之一(圖1)!


明報記者 陸振球

中原地產指出,中原的8大樓價指數(除了CCL,還包括大型屋苑,大型單位和中小型單位,以及港島、九龍,新界西和新界東指數)全部按周下跌,為52周(約一年)以來首次全跌,反映樓價全面調整。


若計及時差效應,CCL連跌兩周,反映金管局在2月尾進一步收緊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後約一個月,樓價便見頂回吐。而回落幅度也相當急劇,其中新界西CCL_Mass最新報122.58點,按周勁跌2.32%,跌幅為104周(接近2年)最大。


辣招後樓價只短期攀升

大家如有留意網上及傳媒評論,2月金管局甫出新辣招時,有不少樓市好友說,這會逼使一般市民更難儲到首期買樓,唯有焗住租樓,這既會推升租金,更會進一步令上升中的樓價火上加油。而確實之後的樓價再度攀升,但只是數個星期,指數便見到阻力出現調整。


租金新高或屬個別事件

其實,除了樓價受阻,住宅租金升勢也見轉變。美聯的統計顯示,全港100個著名屋苑於3月平份的平均建築呎租約為約25.47元,按月跌了0.4%,為連升10個月後首度回落(圖2),而中原地產計算的全港100個較大型私人屋苑,3月份平均實呎租金錄得32.8元,按月跌0.6%,是近12個月以來首度回落,重返去年11月水平,創4個月新低,而若以季度計,則按季同樣下跌0.6%。


美聯和中原的租金統計數字,反映早前不少傳媒報道的屋苑創出租金新高成交,可能只是個別案例,而事實是整體租金卻在3月份觸頂,並非一些樓市好友預期的租金因金管局收緊按揭而被「焗升」。原因為何,筆者早前已說當某準買家因收緊了按揭而買不到樓,因此被迫租樓,同一時間,原來可以賣出的放盤,也會轉為放租盤,租盤需求就算會增加,供應同樣也是會增加,所以不能因此斷言整體租金一定會被推升。


租盤增加 租金3月觸頂

更重要的是,今年首季尾開始,已有多個大型樓盤陸續交樓,收了樓的業主,一方面不用再租樓住,如是換樓客,則入住了新單位,便可將原有單位放賣或放租,而若是投資客,收了樓也會放租物業,以至租盤會增加,會令租金升勢受到阻力。


今年初時,交銀國際研究部聯席董事劉雅瀚便指出,單是今年第一季度就有3000至4000個新盤單位交樓,第二季度更有7000至8000個單位將交樓,全年合共約有1.5萬個單位交樓,屬過去7至8年來最厲害的新盤交樓潮。對上一次交樓高峰期是去年初,當時將軍澳峻瀅及元朗尚悅同時交樓,合共4000多個單位,其時住宅租金也曾出現壓力。


將現8年來最勁新盤交樓潮

劉氏當時更指出,今年公、私營住宅落成量約有4萬個單位,而過去幾年的新增家庭數目則為每年3萬宗,這是3年以來首次出現住宅供應多於需求(對上一次為2010年),而預計未來數年也會出現供應多於需求的情况,將會扭轉樓價和租金的升勢。


發展商趕散貨 搶先吸走購買力

事實上,昨天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最新資料,截至今年第一季為止,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高達7.8萬個單位,按季增加4000個,並創2004年第三季有紀錄以來新高。雖然首季私人住宅施工量僅約2000個單位,但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的熟地項目,首季達2.1萬伙紀錄最多,按季大升6000伙,反映未來私人住宅供應要每年高於2萬個的「關鍵」水平不難,亦告訴大家為何近兩個月來,多個發展商將新盤以貼近同區二手價賣樓,甚至加推也不明顯加價,為的便是要盡快散貨,搶先吸走二手市場和行家新盤的購買力。


居屋財仔貸款增 小心港版次按風暴

筆者的同事最近透過查冊,發覺過去兩年竟有逾7000伙未補地價的居屋業主,向財務公司借取年息介乎20至40多厘的高息貸款,先不說這種做法是否違例,單是涉及的個案已夠震撼。筆者將有關數據做了圖表,發覺涉及的居屋財仔貸款宗數和金額,乃是呈拋物線式增長(圖3),如有關居屋業主因財困或因見股市旺而將居屋「加按」向財仔借錢救急或為了炒股,除非樓價可以繼續不斷急升,有關業主或許仍能再「加按」的以債冚債,否則如何可應付超高的利息負擔?難道香港將會出現港版次按風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