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有Say﹕光頭公仔燃點學習的熱情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4日 06:35
2015年04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有份策劃的全校性或年度性的多元學習計劃,不覺已經十年了。說來感恩得很,在這條另類學習的路途上,屢屢遇上同樣富有童心,信任我們而又肯放下身段的同路人,以致同學的全方位學習更見逼真和透徹。


當我還在協恩小學任教時,不是沒辦過大型學習活動,但初到英華的一兩年,性別大不同、學校情景大不同,加上當年的同學普遍對讀書的興趣不大,於我而言,真有種「人生路不熟」的感覺。為此之故,我和一班同工經常思考﹕如何促使這班學生肯去學習?


學習動機源於興趣

做教育的不會不知,學習來自動機,而動機則來自興趣。面對不感興趣的東西,一個人總有十萬個理由去推卻,相反,假如你熱中電腦遊戲,縱有多忙,都抽到時間上網或造訪機舖。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男孩性格好奇、好勝又好玩,若能設計別具動感的學習歷程,自然有助激發他們的學習意欲。說易行難,那道神秘大門在哪?


有天,我和幾位同工在重慶大廈邊吃下午茶,又聊到這個話題,突然有同事瞥見旁邊一家小店放着一個光頭公仔,喊說﹕「看,這跟你老公有多像!」也的確是,相似度足有八成。當時我腦海閃動了一下,也講不出是什麽,二話不說就買了它。


笑鬧之後,又回到那話題。我們講到男孩沉迷打機,皆因它充滿視覺刺激和挑戰性、順利過關「升呢」大大滿足了他們的英雄感及操控心,而電玩的共同語言又特別容易牽繫男孩的情誼,建立他們彼此的默契。


全情投入「拯救行動」

一間學校能有共同語言嗎?還要是教人興奮的那種啊。我們能否設計一些主題式學習,把全校師生連結起來,讓學生「行出行埋」時都在談論,讓學習就在「行出行埋」的尋常狀態中發生?


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之下,「拯救林木木」的劇本誕生了;沒想到光頭公仔亦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為孩子打開了那道學習的大門。


奇蹟般的轉變是這樣發生的﹕

在某天的早會中,大家頌唱校歌之際,突然有把像天外來客似的聲音在喊「救命啊!救命啊!」禮堂的音響及畫面隨即受到干擾,屏幕上出現一個大頭佛的大特寫,他正強行擄走一個身穿英華校服的小孩林木木(正是那光頭公仔),然後大頭佛從屏幕中走出來,現身學校禮台,把那場戲碼接下去!全場為之震撼,所有男孩一秒間已經投入,有學生情急之下,央求身旁的老師上台去救人,亦有情不自禁地站起,想飛身上前撲救。


林木木終告不敵,被大頭佛擄走,於是高年級同學嚷着要報警。沒多久,深水埗高級警官現身校園(我們已早作安排),學生爭相報案,她一副專業的幫辦口吻,要了解案發經過,又追問林木木的長相,學生似乎把一輩子所懂的中文都用上了。


眼利的同學發現大頭佛在逃離之前,遺下一本類似秘笈的物體,他們急不及待地翻閱,可那卻是一本無字天書,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就轉向教師求助,教師再度接戲,彷彿自己有解密的超能力,在屏幕上播出預設的影片。


原來秘笈說明,只要學生在各學科上努力,累積得到指定數量的經驗值,就可按比例換取兵器,集齊九件,才可參與營救林木木的行動。讀到這裏,你可能發現劇本其實也有不少穿崩位,但只要孩子的熱情被燃點後,他們根本不會介意,依舊一股腦兒地投入。


所謂課程(Curriculum),包括了學習的經驗、學習的軌迹和學習的履歷。這次的大膽嘗試,效果比我們預期的更好,一班混沌小子終於開步踏上學習的軌迹了。


作者簡介﹕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文﹕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