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以高補貼資助高血壓病人看私家醫生的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在3區試行約8個月已有3400人參加,反應超出預期。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對本報表示,醫管局擬運用財政預算案向醫管局撥出100億成立基金的回報,加強該計劃,除了最有可能加入糖尿病外,亦會考慮加入治療便秘等長期使用的一般藥。政府承諾該局將計劃擴至18區,張指低收入及多長者的區域優先考慮,料9月完成檢討,其後會公布推下一輪可參加計劃的地區。
明報記者 談誦言
在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下,高血壓病人只需付45元普通科門診費便可看私家醫生,每年可看10次,計劃去年7月先在觀塘、黃大仙、屯門3區試行。張偉麟表示,本預算兩年內有6000人參加,豈料試行8個月已有3400名人參加,反應比預期踴躍,估計最終逾6000人參加,計劃沒限額,陸續增加病人也可容納。
3區試行反應超預期
張分析說,現大部分私家醫生主要看傷風咳,好少看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因藥費貴,每年幾千元,病人若自掏腰包「頂唔順」。計劃容許病人在就近地區選醫生,私家醫生或私家診所的診症時間至晚上,不少私家醫生於假期也開診,反觀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卻沒有那麼方便。
醫管局現檢討計劃,張偉麟預計在今年9月第3季完成。由於反應超預期,下一步會研究是否「加碼」增加其他疾病,最有能是將糖尿病也納入計劃內,同時也考慮是否在臨牀篩選(病人)上放寬,及會考慮是否增加藥物種類供應。
他指現時計劃所需的藥物,已覆蓋29種糖尿病和高血壓藥,若再增加其他病種(慢性病),連帶病人其他疾病如便秘也要治理,故也研究會否增加病人長期使用的一般藥物。
現有86名私家醫生參加計劃,有醫生最多負責150名病人,最少也有幾名病人。張偉麟指不管病人多少,藥廠也肯在試驗階段「捱義氣」免費送貨給參加計劃的醫生,但醫管局長遠須與藥廠制訂持續性送貨協議。
分段擴全港 老人區優先
特首在施政報告承諾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分階段推廣至18區。張偉麟說,醫管局會根據地區入息中位數,以及地區長者人數,編排計劃落區時間表,收入低和長者多的地區會優先考慮。
張說,同時會考慮社區的病人以及私家醫生,是否準備接納這種公私營合作模式,沙田、九龍城、南區、西九龍等地區已迫不及待,透過區議會主動要求醫管局盡早在區內推行該計劃。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