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季新股集資額 按年跌六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0日 06:35
2015年04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近日增長迅猛,但新股市場較同期顯著放緩。德勤昨日公布,今年首季共有25家企業上市,集資額達190億元,金額按年大跌近六成。內企來港數量明顯回落,而集資規模亦以中小型為主。從上市申請數量來看,港交所首季共收到30宗申請,按年跌27%,被拒絕數量則由去年的1宗增至4宗。


額量減少 惟認購反應仍熱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被拒絕上市申請的數量上升,一方面反映如今香港新股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導,其對上市法規的認識不夠全面,較大型公司更容易出現申請違規的情况。另一方面,這也反映港交所對上市申請的考量因素較以往廣泛,特別對公司商業模型持續盈利的把關更為嚴格。


今年首季共有25家企業上市,以首季集資額計,港交所全球排名暫列第5。受惠於內地加快新股申請批核,上海交易所以418億元融資額升至榜首,深交所則列第6。儘管港交所首季集資額有所放緩,但新股認購熱情不減,德勤報告顯示,首季主板有94%的新股獲得超額認購,其中40%有逾20倍以上超額認購。受個別創業板新股帶動,平均首日回報率為125.5%,主板則為7.5%。首季前5大超購新股,除春立醫療(1858)外,其餘首日都可達逾1成的回報率,KTL(0442)首日股價更飈升六成。


德勤:中小型民企來港意欲減

歐振興預計,今年有7至8隻金融板塊的大型新股在港上市,料全年上市企業約為110家,集資額介乎1800億至2200億元。另外,隨着內地加快新股申請批核及推出註冊制呼聲高漲,市場擔心會衝擊新股市場。德勤中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領導合夥人吳曉輝認為,未來內地中小型民企來港發行H股的意欲勢將減少,但對想接觸國際資本的大型企業,香港依然是最佳選擇,相信內地改革短期對香港新股市場的衝擊有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