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記者淪「導演」棄懷疑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7日 06:35
2015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哥大檢討報告指出,《滾石》輪姦案報道由採訪至編審皆違背了蒐集多方消息來源、不斷保持懷疑等「原可避免失誤」的新聞基本原則,把眼前的疑點「合理化或置之不顧」。


美國大學性暴力問題近年備受社會關注,弗大輪姦案就像2006年杜克大學曲棍球隊輪姦脫衣舞孃案那樣,符合大眾對專上學府精英的壞想法。退休前負責監督《紐約時報》報道的奧克倫特(Daniel Okrent)形容﹕「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你不想婦女在聯誼場所被輪姦,但卻希望相信發生過這種可怕事,讓你能揭發。」


《紐約時報》分析,《滾石》基本毛病在於記者一開始就像選角的導演,要藉性侵受害人的口道出「大學校園性騷擾與強姦文化普遍」的典型故事,而記者出於揭發暴行、撥亂反正、彰顯公義的良好意願,傾向同情受害人,結果厄德利以至《滾石》總編達納無一懷疑杰姬,也無一要找疑似輪姦案主謀等負面人物對質,無一想到反覆假設、求證。


專家憂幫倒忙礙舉報性侵

檢討報告警告,輪姦案報道嚴重損害《滾石》乃至一般傳媒的新聞公信力,且妨礙打擊性暴行,強化「很多婦女揑造強姦指控」的負面想法,令受害學生更難以啟齒申訴。報告建議傳媒收緊使用假名或匿名報道的方式,查核負面人士的資訊,詳實向讀者交代細節,容納更清晰的反駁。


報告稱,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均主張記者尊重性侵受害者自主權,避免挑起受害人的創傷,並且明白他們的證供跟別的罪案受害人一般可靠。這些見解顯然影響了厄德利、伍茲和達納。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