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有Say﹕芬蘭的教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7日 06:35
2015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我多次到訪不同歐洲國家進行教育考察,獲益良多。其中德國、瑞典和芬蘭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芬蘭現正開展一項全新的教育改革——以「議題」教學替代傳統的獨立科目教學;例如以「歐盟」為議題,便包括了語言、歷史、政治及地理等科目。預計到2020年,在芬蘭全國學校全面實行,學習以探究模式為主,透過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解難能力等。就我多年發展課程的經驗,我認為這項改革更能配合21世紀資訊科技急劇發展,以及面對未來工作對學生的新要求。


輕鬆學習 發揮創意思維

我校多年來舉辦的「增潤學習周」理念與上述改革相近,學生獲益良多,樂在其中,是一次寶貴而另類的學習經歷。芬蘭小學的教育方針主要是讓學生在安全、快樂、輕鬆和具啟發性的氣氛下學習,得以發揮創意思維。同時,芬蘭在幼兒教育推行一項創新計劃The Playful Learning Centre,開拓遊戲為主的學習環境,令幼童在遊玩中得到充分的樂趣和啟發。試問現時香港學校的情况又如何?


位於北歐的芬蘭人口僅五百萬,人民素質高。考察時,我所接觸的人士均很滿意芬蘭的免費教育,芬蘭的社區資源充分支持教育,每位學童就近上學,居所附近設有完善的公共圖書館。學童可經常免費到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參觀,每所博物館均設有教育設施、工作坊、遊戲室等,3歲的小孩子已能專心投入這些具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的學習活動。


每年有志從事教育工作的年輕人甚多,是國家的尖子,必須經過嚴格挑選才能成為老師,入職的小學老師擁有碩士學位。老師專業和敬業,深受家長信任和尊重,故毋須進行嚴格繁複的考核和視學等外來操控,老師多能主動編排合適的課程和鑽研教學法,使學生學得最好。此外,老師更不遺餘力照顧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童。從觀課所見,老師和藹可親,同學安靜投入地上課,並不存在任何紀律問題。此外,教室佈置甚具品味及特色,令學校有一種家的感覺。


教師學生皆無壓力

芬蘭的學生毋須進行無數次的測考,功課不多,沒學業壓力,並找到學習的樂趣。學校重視的都是香港教育界比較忽略的環節——學生的基本需要,如對同學的愛護和包容、健康的飲食、足夠的運動、環境的保育、舒適而富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等。我有幸接觸了一位具教育經驗的小學校長,他接待過日本的高層教育官員,然而他卻謙遜地認為芬蘭教育並不特別,校長的工作簡單,完全沒有壓力,因為他不會受到教育部門的評核和問責,家長對學校沒有過分要求,而教師專業和負責任。他認為芬蘭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歸功於專業的教師團隊、完善的公共圖書館、社會文化等。我了解到芬蘭教育的成功並非單是學校的功勞,而是整個國家、社區、家庭都努力承擔教導下一代的責任。


文﹕救恩學校校長陳梁淑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