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祥談教育﹕趣味教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7日 06:35
2015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死記硬背嚇怕學生

近來本地其中一個討論熱點,便是中史科在本地主流教育的重要性和安排。筆者接受本地教育,而當時中史科為初中階段必修科目,深深感到所謂的中史教育,便是強記一些歷史資料,在測驗考試前把老師預先提供的一大堆問題與相應答案記熟,到應考時,看到題目是問那一件歷史事件,便把對應的答案盡力背默出來,應考過後,不論成績如何,短暫記憶消失,沒有任何實質得着。無論如何,中史科對筆者而言是一件苦差,更嚇怕了筆者,初中後盡量避免接觸中史科。反觀女兒在學校學習歷史時,卻是趣味盎然,非常享受學習歷史的過程。


添歷史趣味 增學習動機

女兒的四年級英文科課程,其中一個主題便是學習英國歷史,尤其集中在16世紀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筆者不曾學習英國歷史,對英國歷史一竅不通,看着女兒拿回來的圖書和工作紙,講述亨利八世的生平,內容尤其以他擁有六位妻子最為有趣,之後的工作紙更有以他六位妻子所作的英文詩,回家須向父母背誦,女兒不久便已能背得琅琅上口,跟着老師再提供了一個網上短片的網址,着他們回家看,該短片是一首由英文經典流行曲改編而成的歌,歌詞內容介紹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的生平,看着有趣的動畫,聽着順口的歌詞,女兒早就已經把那幾位妻子的資料全都牢記於心,除此之外,當時香港演藝學院亦有相關舞台劇演出,學校更安排全級學生到那裏觀賞表演,女兒表示舞台劇表演很精彩,盡興而返。現在女兒已經五年級,事隔一年,筆者再問她有關那幾位妻子的資料,她依然能夠清楚回答,對歷史亦沒有任何恐懼,她其中一個愛好的讀物便是一套英文的歷史系列書籍,講述不同國家各種古怪驚嚇的歷史。


女兒學校教授歷史的方法,不是本地老師不曉得,也許是因為本地教育課程太過緊迫,根本沒有空間讓學生以一些較活的方法去學習歷史,再加上老師、學生和家長都過分重視分數,令學生選擇以捉題目、背答案等方法來應付考試測驗,學習歷史的樂趣消失殆盡。筆者不是說課程沒有趣味,是學校或老師的責任,更不是指學生因為某科目沒趣而不重視該科目是合理的原因,而是當學生初次接觸某些知識範疇時,課程的教授方法應該盡量避免把學生嚇怕,保持學生對學問的好奇心,學生才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當學習變成習慣、變成嗜好時,他們才會有終身學習的心態。


作者簡介﹕本科專研IT,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自女兒入讀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愛女心切,轉攻IB

文﹕邵海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