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打工仔若經常「大頭蝦」、怕開會,處理文件混亂又說話「九唔搭八」,未必是性格所致,可能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精神科醫生指出,近年成人ADHD求診率升,曾有年輕投資銀行家,常被客戶投訴「操盤」時衝動投資,買錯價位,原來是病情所致;大學畢業的25歲青年兩個月內見工10多次不成,到實驗室工作一日已怕悶辭職,其後做兼職補習教師又衝動用粗口罵上司,因焦慮求醫後才確診ADHD。
明報記者 梁杏怡
據醫管局資料,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在2013/14年度,18歲以下的過度活躍症求診人數有8360,而成人求診則有500人。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稱,研究顯示5%至10%兒童患有ADHD,當中一半人的徵狀會持續至成人,他們成長後組織能力較差,個性易衝動,在講求與人合作的學習及工作環境或難適應。不少ADHD患者在童年時忽略病情,成人病例近年漸受關注,麥的臨牀經驗所見,5年前每年只有一兩宗求診,至近年已升至約1個月1宗。
一半兒童患者 成年仍有病徵
25歲的李先生(化名)從小比同齡人「活潑」,經常跳跳紮紮,常因不專心上課及嘈吵而被罰留堂,其為人十分冒失,「(小學時)做了功課不記得帶,又不記得帶鎖匙,試過有份試卷明明後面有題目,都空白了全版」,卻不知是ADHD所致。
他大學畢業後,曾在兩個月內見了10多份工都「食白果」,一次獲實驗室聘任卻嫌悶,做了一天便辭職。至去年11月他找到一份兼職補習社工作,又常得罪人,曾被上司批評太衝動、常計錯數,有次上司罵他處理電腦系統太慢,他更忍不住脾氣用粗口回嘴。李先生去年底因焦慮等情緒問題向家庭醫生求診,轉介至麥永接跟進,才確診中度ADHD,定期服藥後病情有改善。
ADHD患者組織能力弱,說話易「九唔搭八」,訪問期間問李先生弟弟會否同樣患ADHD?「我有兩個弟弟,第一個弟弟價值觀跟我好相似,要錢要樓,一家人也很固執。」再問他弟弟是否也有ADHD?「應該少一點(機會)……第三個(么弟)考試不太專心,處理壓力差一點。」
失專注力善忘 說話「九唔搭八」
衝動之餘,專注力不足也影響ADHD患者事業發展。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稱,20、30歲是事業「搏殺期」,ADHD病徵在此時更明顯,5年前並無收過成人ADHD個案,至近年每年求診個案增長20至30%。他去年接獲一名任職投資銀行的20餘歲男子求診,他自幼聰明能幹,升職後要管理3名下屬,以及為客戶「操盤」,經手的投資金額達八九位數字,惟發現開始經常出錯,衝動投資,又常被客戶投訴跟漏指示、買錯價位,即使寫下「落盤」便條提醒,瞬間又忘記所放位置,社交上更經常忘記行程,同時約了幾批朋友。
該男子日漸質疑自己處事能力,受情緒困擾而求醫,才證實是ADHD患者,目前藥物控制加行為心理治療後,已能應付工作需求,其團隊更擴充至8名下屬。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