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Kitty婚後和先生一直租房子住,先生並沒有生育打算,亦沒有置業打算。因為先生性格上並不喜歡養育小孩和供物業那種沉重壓力。因為先生收入約是自己的一倍,所以家中消費先生會出三分之二,Kitty自己會出三分之一。先生並不相信投資或保險,亦不鼓勵Kitty去做。Kitty自己在畢業後不久已經透過做保險的朋友購買了一分包含危疾、醫療、人壽和基金儲蓄的保險,每月支付4000元,亦都覺得應該很足夠了。先生沒有儲蓄習慣,每月盈餘全歸於兩人的娛樂使費。Kitty每月存起約5000元,並希望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物業。她現時有現金儲蓄約40萬元,大部分作人民幣儲蓄。她希望當樓市回調時能夠擁有一個300萬至400萬元的物業作收租之用。
投資組合宜定期檢討
基本上,除這每月5000元儲蓄以外,夫婦二人並沒有固定儲蓄習慣。先生覺得投資不能致富,除了安分守己默默耕耘外,做生意是另外唯一可以致富的選擇。但必須要累積一定資金,人物和關係。而自己還在打工階級,做生意的想法只能遠望。
筆者提醒,因先生除了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以外並沒有任何保險或儲蓄,即萬一夫婦二人遇到突然需要應急錢時,只能動用Kitty所存下的40萬元置業資金,又或從Kitty的保險計劃內作現金貸款或取消保單。
Kitty每月收入3萬元減去家中支出大約1.35萬元,保險供款4000元和儲蓄5000元。每月盈餘約7500元。
審視一下Kitty的保險,當中危疾和人壽保障分別有30萬元,醫療住院方面乃普通大房級別並包括門診。每月供款的一半,即2000元則是基金投資。因Kitty的保險經紀對環球投資並不專注,Kitty的基金投資組合有點「日久失修」,7年來只檢討過一次,因此表現平平,帳戶現值約16萬元。
建議減持人民幣資產
Kitty先生想做生意,如果不能改變其支出和儲蓄習慣,則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Kitty則需要檢討一下保障是否足夠。現今醫療費用,就以治療一個乳癌為例,也需要約50萬元。如果以Kitty現在的年薪來計算,為每年36萬元。萬一遇到重疾,除了需要治療費用,更可能因不能工作而需要額外生活開支和康復治療等費用。現有的保障絕不足夠,因一般而言,計算危疾保障金額需求會以年薪2至3倍來作預算。如Kitty不幸身故,如危疾保險未被曾索償,會有60萬元保障。需考慮的是Kitty是來自單親家庭的獨生女,雖然媽媽還未退休亦不需要Kitty在金錢上的照顧,但當媽媽退休後是否已有足夠退休金額呢?
以Kitty現時的狀况,筆者建議將大部分的人民幣儲蓄轉換成港元或美元儲蓄。因為人民幣匯率升跌和可兌換性會有着很大的影響。今年當各大專家都分析為貨幣戰爭年,中國將會經歷嚴峻考驗。故建議Kitty可考慮減持人民幣資產以為自己進行風險管理。
積蓄薄弱 醫保更應加強
另外還需要考慮為丈夫購買一分全面的保險保障。因為始終丈夫萬一有什麼事故,在財政上的支持是無可避免的,但同時亦會打亂Kitty的全盤投資計劃。而為母親的退休保障,Kitty可以考慮以定期壽險去加大人壽保障額,為母親作好準備。
至於自身方面,其40萬元存款,如果願意承受風險可以考慮一些短期的基金一筆過投資計劃,可以利用不同的基金以控制組合的投資風險。加上每月的盈餘,如能夠減少部分娛樂開支,善用投資計畫,配置得宜,可望有可觀的回報。如果不願意承受任何投資風險,則可考慮一些儲蓄保險。回報相對較低,但亦較銀行定期存款好。要留意的是筆者指的「儲蓄保險」並非人壽保險計劃,而是指一些會定期派發保險公司紅利,而人壽保障成分極低的純儲蓄計劃。
梁子琪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 聯席董事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梁子琪 理財信箱]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