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非上市科網泡沫 愈吹愈大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4日 06:35
2015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納指已逐漸逼近歷史高位,但大部分分析師都贊同估值雖不算廉宜,但未到泡沫程度。2015年的市盈率預計約24倍,而盈利應還有近20%的增長。


但最近不少人卻指出一個新的泡沫正在膨脹——創新科技公司的Private Shares(非上市私人股份),美國著名科技及體育界投資者Mark Cuban最近警告,泡沫情况比2000年更嚴重。Mark Cuban的財富來源正是他在1999年,泡沫近頂之際,用57億美元的作價把Broadcast.com賣給了Yahoo,所以很多人留意他今次的泡沫論。


缺流通性 倘爆破投資者血本無歸

他估計美國現有超過25萬名Angel Investors(天使投資者)。他們都蜂擁去追尋一些「Unicorn(獨角獸)」的刁,即一些獨特、稀有的好投資機會。但試問世上何來那麼多「獨角獸」呢?結果大部分人都只是投資到一些平庸的apps及小型科技公司。Mark Cuban 更斷言絕大部分的投資都已「潛水」,未來更將血本無歸。最糟糕的一點是這些private shares缺乏流通性,如泡沫真的爆破,投資者將無法賣出止蝕。


Private equity(非上市證券)世界中,確有一小撮價值連城的「獨角獸」,但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大型基金及超級富豪(見表),這批公司的估值非常高,估值增速更驚人。兩年前,最大的一家估值僅約100億美元,但現在小米及Uber的估值已達400億美元級別,螞蟻金服也不遑多讓,約值350億至400億美元。100億美元級別的私人公司更接近10間,令人咋舌!


估值高 含行業前景因素

估值雖高,但是否就一定是泡沫、注定失敗呢?就算2000年泡沫爆破後,雖死去一大批如AOL、Netscape以至Pets.com等瘋狂公司,但浪淘沙,有數家如蘋果、Amazon及Priceline等,能夠如火鳳凰般,浴火重生。


小米估值460億美元,全球之冠,是否泡沫,非常難講。若把它看作普通的智能手機生產商,那麼估值絕對昂貴。香港上市的酷派去年銷售5000萬部手機,比小米少約2000萬部,估值僅8億美元。然而小米的溢價當然來自它的品牌效應,很多人亦相信它能如蘋果般能建立一個高增值的智能生態圈,包含手機、家居、汽車等。


Uber 的410億美元估值更令人費解。首先這「白牌車」服務的合法性,在多個國家如韓國、中國等都有很大問題。但仍無礙百度用6億美元投資到Uber的中國業務。Uber的估值遠高於全球所有出租車公司的總價值。唯一方法去辯護這估值,就是要徹底實現汽車P2P的夢想——很多人放棄私家車,改用Uber。


螞蟻金服排在第三位,我認為估值相對合理。主要業務包括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及很多其他急速增長的新興網上金融服務,前景非常亮麗。2014年市盈率約75倍,未來3年平均增長率應在60%以上。對比在A股上市的東方財富,2014市盈率亦高達117倍。


對大眾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萬一private equity的泡沫真的爆破,對整個股市有何影響?我認為非常有限。雖然近年確多了一些大型退休及互惠基金參與private equity, 但相對總資產額,比例很低。天使投資者一般都是有錢人,拉丁文一句贈之——caveat emptor(買家自負)。


(中環資產持有蘋果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