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加坡﹕研究虧蝕 政府「包底」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2日 06:35
2015年03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了讓科研人員專心做好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可商品化,新加坡政府特別設立推動科研的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簡稱A*STAR),旗下有各類型的研究所,當研究有一定成果時,初創企業可揀選具市場價值的項目推出市場,相當於政府將研究的高投入和研究失敗的虧蝕都「攬上身」,毋須企業承擔風險。


自設研究所 總理直轄

由新加坡總理直接管轄的「國家研究基金會」,統籌政府不同部門的科研機構,包括A*STAR。A*STAR會為各項研究項目「包底」,當項目達到一定成熟程度,才推介予初創企業,讓企業接手推出市場。另一政府機構「IE Singapore」會提供其他後期支援,例如市場推廣策略。


以初創企業Nanoveu Pte的產品納米屏幕保護膜為例,該款納米膜可將一般屏幕轉變為裸眼3D屏幕(即在平面裏顯示看似三維立體的圖形),由淡馬錫理工學院和A*STAR 旗下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發,由A*STAR為技術申請專利。Nanoveu Pte創始人兼行政總裁Alfred Chong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技術可應用於各種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具市場價值,故選擇這項技術推出市場。


企業接成熟項目推市場

科研投資成本高、回報期長,不少初創公司無法承擔。Alfred指出,「新加坡政府投資研發高科技產品,為初創企業承擔風險」,這點十分重要,當研發有成果,才由初創企業接手推出成為產品,此後,政府不同機構亦繼續提供各類型的協助,例如市場推廣、技術提升等。


Alfred續稱,招聘是高科技企業的一大難題,以聘請銷售人員為例,不止需具備銷售技巧,亦需有高科技產品的知識,新加坡政府亦會協助與不同本地及海外機構接觸,增加聘得合適人才機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