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鄒祟銘﹕從「多元發展」 到新農業政策想像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1日 06:35
2015年03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錦上添花?落井下石?

2014年11月,我在報章撰文〈城市多盛轉衰 病源無異〉,批評財政司長曾俊華在任8年,香港產業結構愈趨單一壟斷,完全無法與時並進,扼殺了新一代人的創意空間;又指出當一個城市能提供更多機會,容許各行各業百花齊放,則與生物多樣化之於自然生態一樣,整個系統亦更彈性、靈活性和具可持續性,更能抵禦外部環境的波動變遷。4個月瞬間過去了,曾俊華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竟然題為〈擴大優勢、多元發展〉,似要為過度向金融地產傾斜撥亂反正,或亦算是間接回應了我提出的批評。


曾俊華真的明白香港病源,並已準確斷症處方,對症下藥嗎?香港市民發夢也為時尚早。就以預算案中其中一項廣受爭論的建議——從西方引入美食車為例,見微知著,便知治港官員那套恐龍化石般的思維模式,正如何把這個璀璨城市急速推向死亡邊緣。預算案中的所謂美食車(food truck),乃只因曾俊華看了荷李活電影《滋味旅程》(Chef)後,對販賣古巴三文治(Cubanos)的美式快餐車大感好奇,一時興起便建議把它引入香港。對此我的朋友們無不咬牙切齒,捶胸頓足,皆因就在預算案發表不足一周前的農曆新年,食環署突然一改往年的做法,大力掃蕩深水埗桂林街以至其他鬧市的無牌小販。


事實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只准州官美食車,不許百姓手推車!

當然相關的爭議還會持續,我也不打算在此深究下去,箇中更為根本的問題卻在於:當曾俊華大談「多元發展」之際,到底所指的是哪門子的「多元」、什麼樣的「發展」?提倡多元、發展最終會否意味,美食車只會由麥×勞、大×樂又或星×克來包辦,從而「擴大」它們市場中的「優勢」?千萬不要以為我在信口開河,事實上特區政府現存各種產業政策中,皆只會慣性地向已穩佔市場巨大份額的集團傾斜,並總是把真正多元開放、自下而上迸發的民間創意,消滅於萌芽的階段。


產業政策並非所謂「揀選優勝者」(pick the winner),而是「揀選已優勝者」(pick the won)!

前述4個月前發表的那篇文章,恰巧正是嘗試引用Jane Jacobs的理論,指出城市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林立,百花齊放;編織成錯縱複雜的市場網絡,隨機混雜,所孕育出來的創新和即興創意(innovation and improvisation),才是帶動城市經濟飛躍的巨大動力。但正如她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書名所預視的,假如城市經濟的行業過分集中,則會像侏羅紀時代恐龍的遺傳基因一般,適應調節的能力隨之大大削弱。集團壟斷對城市經濟的最大損害,並不在於價格操控和暴利,而在於它作為既得利益者,必然會刻意干擾基因適應調節,阻礙新產品和服務的出現,以及拒絕淘汰過時和失去競爭力的產品。


為銀為本vs.以人為本

在這裏我們固然可以用「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概念來解釋,現實中亦存在眾多例子以茲證明,這絕非只是空穴來風的陰謀論憶測。不過更加根深柢固的結構問題在於:政務官那種極為偏狹的經濟視野和產業觀念,再加上不求有功、但無過的「我要做好呢份工」官僚精神,「揀選已優勝者」自然要遠比「揀選優勝者」,又或是錦上添花遠比雪中送炭要保險得多。君不見為了「緊守」香港審慎財政的「原則」,最佳方法自然是繼續奉行高地價政策,起碼庫房土地收益短期仍能袋袋平安;即使終於到了樓市泡沫爆煲那天,善忘的市民也不會記起當初誰是始作俑者。


在如此一種港式的產業政策思維,再加上既得利益者的推波助瀾下,我們遂看到了現在的《新農業政策》,是如何要把焦點盡集中在農業園,以及強調高科技、現代化的配對基金,憑空打造一個空中樓閣式的玫瑰園,以招呼那些早已北上掘金的龍頭企業,邀請他們鳥倦知還回流發展,也不願意設身處地了解本地業界的真實處境,並且實事求是地回應真正農戶的需要。這種片面追求短期資產膨脹,以資金帶動增長的產業模式,最致命的地方乃在於:眼中除了錢之外還是只有錢,它並不植根於本土社區網絡,與在地經濟活動互不相干,更加完全漠視人的因素——產業只會帶來多少多少的經濟收益,卻總不提能帶來多少就業機會,對其他持份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整體市民生活質素帶來的轉變。


政府官員習慣愛講「以人為本」,但骨子裏其實卻只有「為銀為本」。


最終由政府官員打造出來的產業,無可避免地,只是那類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可以拿出來吹噓或炫耀的城市品牌。就正如Jacobs提出,此乃特有「富人的尷尬」(embarrassment of the riches):「財富唯有用於大量炫燿性和形式化的事情上,包括進口一些昂貴但沒用的產品,推動一些沒有社會效益的基建項目,又或利用大筆公帑投入短期救濟工作,但就是不願把資金投放在那些令低層社會成員受惠的新業務之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