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校巡禮﹕課程多元好玩 推動積極學習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7日 06:35
2015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位於89校網,馬鞍山靈糧小學(下稱靈糧)在口碑、校風及家校關係都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小學;即使未算是區內成績最標青的學校,然而去年亦有超過七成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包括協恩中學、拔萃男書院及真光女書院等。當家長們選校時把着眼點放在學校的band 1生人數時,校長陳美娟卻有這樣的看法﹕「若學生不願意學習,即使學校有90%是band 1學生,你的孩子也會是餘下的10%。」培養學生積極學習及良好的學習態度,才是馬鞍山靈糧小學的教學重點。


「狗教授」助英語溝通

馬鞍山靈糧小學校長陳美娟形容學校是個快樂的地方,但同時要照顧小朋友的學習和成長。「小朋友這個年紀是最有童真的時間,我們應多給予他們快樂的時刻,然而大部分家長都十分矛盾,既不想子女應付很多功課和考試,但又想孩子學習成績理想。其實只要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便願意學更多和樂於付出時間,這樣的小朋友去到怎樣的學校,都會成為一個傑出的學生。」


來到馬鞍山靈糧,記者發現學生上課時都充滿笑容。例如旁觀二年級的數學堂,他們正在二人一組用平板電腦繪畫圖形,以電子釘板代替從前的傳統釘板,學得開心又有效率。


好玩之餘 不忘打好基本功

課程發展主任陶老師表示,當相關課題能夠採用電子教學時,會讓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學習,如立體圖形、度量衡等,令他們更易明白和掌握概念。老師亦會一同開會研究哪種程式最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同時間,四年級同學則在禮堂進行英語課堂活動「狗教授」,活動由亞洲動物基金義工帶領已接受評估的狗隻到校,狗主會以英語跟學生溝通,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和認識狗隻之外,也藉此增加以英語跟狗主和小狗溝通的信心。


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目的是希望學生「渴望多學一點」,同時顧及學生的全人發展。所以,在課堂以外,陳校長特設「靈糧思考區」,把她在生活上、旅遊時所見所聞變為各色各樣的題目,考考全校學生,例如她曾在美國帶了一粒黃豆回來,請同學猜那是什麼植物;又曾以老師的中文名字製作成謎語,讓同學去猜去想,從而又可認識各位老師。陳校長說,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好玩的事,不過是一個過程,即使多好玩,目的都只是為達到「學習」的效果。「若只是純粹好玩,那只是一個遊樂場,而不是學校。」所以,陳校長強調基本功如算術、寫字也需要鍛煉,默書考試更不可或缺,學校每年有三次考試,試前中英數三科亦會有兩次進展性評估。


◆中文科 粵普交替學習

英語學習方面,每班每星期均設有兩堂外籍老師英語課,她指本地英語老師的英文其實不錯,然而來自英國的外籍老師,主要把外地的生活文化和話題帶給學生,並在不同活動中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語;而普通話方面,一至四年級的中文科教學語言會以交替形式轉換,即今個單元以廣東話教學,下一個單元則以普通話教學。她指廣東話教學有助學生溝通,普通話教學卻可以增強他們的寫作和口語能力,互相交替可各取長處;而五六年級因為課程較緊迫,只在寫作課堂採用普通話教授。


至於課外活動方面,學校提供各種活動予學生參與,其中普通話及英語話劇均有出色的表現,在校際比賽中屢獲佳績。而全校學生均有機會參與,全校老師亦會協作完成,校長更親自創作劇本,於校慶20周年時舉行了一場盛大公演,大家一起參與演出,重演時更獲一致好評。「在演話劇的過程中,小朋友得着很多,除了普通話和英語的運用,也學到團隊合作和培養自信,即使作為觀眾的同學都能得益。」


■着重良好家校關係

陳美娟校長自言自己都是家長,所以十分明白家長要什麼。她採取透明度甚高的方法與家長溝通,「任何意見,可以電郵或電話預約,與我見面傾談」。然而在採用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外,她指各項政策亦未必能完全滿足家長的口味,所以,最重要是家長能夠與學校想法一致,一同向目標前進。學校提供不少機會與家長建立良好家校關係,單是為小一學生家長已舉行三場家長會,另亦有家長義工和家長學堂。「很多家長並非想做麻煩家長,只是他們不得其法,所以家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文﹕顏燕雯

圖﹕劉焌陶、學校提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