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重建社福設施加強服務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3日 12:00
2015年03月13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行政長官夫人、利子厚會長、黃張靜儀女士、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出席匡智會50周年誌慶啟動禮,與各位朋友一起見證和分享匡智會成立半個世紀的喜悅。

 

50年前,社會對智障人士的支援仍未普及,匡智會(前身為「香港弱智人士服務協進會」)創辦了全港第一所智障學童學校,為他們提供特殊教育服務,是支援智障人士的先鋒。多年來,匡智會一直本着「匡扶智障」的精神,即使在途中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都迎難而上,竭誠為智障人士及他們的家庭服務。

 

時至今日,匡智會透過超過80個遍布港、九、新界的服務單位,為7,000多名不同年齡和不同智障程度的人士及其家庭提供多元化及創新的服務,積極回應他們的不同需要。同時,匡智會亦與不同企業及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成立社會企業,共同打造關愛共融的社會。在社會福利署「創業展才能」計劃的資助下,匡智會分別成立了匡智咖啡店、匡智佳味糕餅及快將開業的匡智中央廚房,為殘疾人士開拓更多就業及培訓機會,讓他們融入社會,發揮潛能。

 

或者在這裏我岔開說一句,社會福利署當年的「創業展才能」計劃是我當社會福利署署長時建立的。當時還有我的拍檔--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陳肖齡女士(Ophelia)。這個社會企業的概念,其實是來自匡智會。在我2000年擔任社署署長期間,第一次來到松嶺探訪匡智會時得到這個概念,希望透過社會企業能夠幫助更多智障朋友。

 

政府近年不斷增撥資源加強整體康復服務。縱使政府願意投入更多資源,但可應用的土地匱乏,尋覓適合的處所或土地十分困難,因此難以即時大幅度增加服務名額。

 

政府在2013年9月透過「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特別計劃」),邀請非政府機構提交建議書,運用它們擁有的土地營辦福利服務,藉此增加服務名額以滿足需求。在特別計劃下,政府審視約40間社福機構提交的初步建議,涉及約60個原址擴建、重建或發展項目。粗略估算,如「特別計劃」下所收到的所有建議項目均能順利落實,預計可增加約17,000個為長者和殘疾人士而設的服務名額,其中約8,000個為各類殘疾人士住宿照顧、日間訓練及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

 

「特別計劃」下的其中五個項目可望在2017至18年度或之前落成,當中包括匡智會松嶺村的第一階段重建計劃所建議新增的100個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名額,及第二階段的60個特殊幼兒中心及50個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名額。至於第三階段的建議名額則預計可在2017至18年度後投入服務。匡智會松嶺村面積達八公頃,透過重建計劃,可增設多項康復服務設施,包括中度弱智人士宿舍、特殊幼兒中心、展能中心、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及嚴重弱智人士宿舍,令服務內容更趨多元化。完成重建後的松嶺村將提供共1,117個服務名額,比原本的服務名額增加接近三倍,實在令人鼓舞。

 

我衷心感謝匡智會1,700多名員工,多年來一直竭誠服務智障人士及他們的照顧者。我深信匡智會必定會繼往開來,以過去50年的歷史作為基礎,繼續優化服務,協助智障人士發展潛能的同時,亦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和接納智障人士,幫助他們更全面地融入家庭及社區生活。

 

在今日慶典中,我很想對已經離開我們的前任匡智會總幹事Nora,大家稱她為Ms Wong,表示深切的懷念及敬意。Nora服務匡智會30多年,鞠躬盡瘁,對智障朋友及他們的家人都關懷備至,對老師及社工,教誨不倦,在發展智障人士的教育及康復服務,貢獻良多。相信大家對Nora在匡智會的成就都會銘記於心。對於我作為社會福利署署長的三年多,Nora實在是我的良師益友。

 

最後,我謹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亦希望匡智會的擴建計劃能夠早日完成。多謝大家。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3月13日在大埔匡智松嶺村出席匡智會50周年誌慶啟動禮上的致辭全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