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製衣業面對內地工人短缺,勞動成本上升,經營愈來愈困難。雖然部分廠商近年已在個別工序採用機器代替人手,但整體來說,自動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最近,生產力促進局就和一間紡織機器生產商合作研發出一部「多功能表面裝飾機」,令一名普通操作員也可以負責多個工序。
生產力促進局材料及製造科技部總經理李國強、首席顧問孫國偉、顧問陳浩昌表示,之所以想到要為製衣業設計一部「多功能表面裝飾機」,是因為傳統的製衣廠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多,經營愈來愈困難。
首先,內地工人短缺,增加了勞動成本;其次,製衣業涉及很多分離的工序,以往推行自動化、節省人手的效果,並不算很理想;第三,客戶的訂單愈來愈趨向小批量、多樣化(即款多量小),但傳統生產方式的快速回應能力很低,不太適合應付這類訂單。
訂單款多量小 傳統生產難應付
很多外國買家怕積壓存貨,所以都不願落大單,它們往往會逐少逐少地向製衣廠落單。例如有些買家每次的訂單低至500件或以下,但卻包括多個款式(圖案、工藝等)和尺碼,定下的交貨時間亦相當短。有些外國客戶更會不預測貨品的銷量,寧願到接近季尾、看到不同貨品的銷情時,才緊急落單,要求製衣廠趕工生產以及空運交貨。因此,製衣廠要想辦法如何與時並進。
一人可負責多個工序 減人力成本
他們在前年便想到,除了要採用較先進的機械技術代替人手之外,還要將這些工序一條龍和無縫地連接起來,以提高自動化程度,令到一個普通操作員也可以負責幾個工序。
他們將這個概念與一些港資紡織機器生產商分享,邀請有興趣者一起研發。結果,田島刺繡機械有限公司願意合作研發,以及負擔一半的研發費用,餘下費用則取得「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
他們和田島公司研究過市場需求後,決定要設計和組裝一部結合數碼印花、電腦刺繡、超聲波燙石(超聲波加熱壓貼)這三大表面裝飾工藝的自動化機器。
孫國偉表示,市場上已有這些單一功能的機器。但即使如此,由於各個工序分離,每次都要將衣服重新裝卸入架(夾具),以固定對位,每部機器亦分別由一部電腦控制。即是說,仍然需要好幾名工人去操作。
他們所設計的「多功能表面裝飾機」,其實就是將市面的數碼印花機、電腦刺繡機、超聲波燙石機連接起來,但在三者之間加上可以自動運輸衣服的機械路軌,而且三者都是由一部電腦控制。
設機械路軌 自動運輸衣服
這樣,負責操作的員工便只需將衣服套上用來固定對位的架一次,以及在電腦載起圖像,機器就會自動完成三個工序。因此,只要那名工人略懂操作電腦,一個人負責三個製作工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生產力促進局和田島公司用了一年半來研發出這部「多功能表面裝飾機」,後者已在其內地廠房試用了半年,還邀請過一些製衣廠負責人參觀其運作。稍後,田島公司還會在展覽中公開展出這部機器。估計當田島公司正式生產這部機器時,其售價大約是40萬至50萬元。
售價料數十萬元
孫國偉表示,這部機器大致上已完成試驗。但若有需要,還可以在輸入輸出部分增加一些設備,令其自動化程度更高。
例如,可以在輸入部分增設一個多層裝置,讓操作員一次過放入數十件已經套上架的衣服。機器每次取出一個架(一件衣服)之後,下面的架會自動升高一級。輸出部分亦增設一個類似的多層裝置。這樣,那名操作員一次過將數十件衣服套上架以及放進輸入裝置之後,甚至可以暫時離開去處理其他東西,然後隔一段時間才回來收貨。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葉家豪
生產力促進局材料及製造科技部總經理李國強、首席顧問孫國偉、顧問陳浩昌表示,之所以想到要為製衣業設計一部「多功能表面裝飾機」,是因為傳統的製衣廠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多,經營愈來愈困難。
首先,內地工人短缺,增加了勞動成本;其次,製衣業涉及很多分離的工序,以往推行自動化、節省人手的效果,並不算很理想;第三,客戶的訂單愈來愈趨向小批量、多樣化(即款多量小),但傳統生產方式的快速回應能力很低,不太適合應付這類訂單。
訂單款多量小 傳統生產難應付
很多外國買家怕積壓存貨,所以都不願落大單,它們往往會逐少逐少地向製衣廠落單。例如有些買家每次的訂單低至500件或以下,但卻包括多個款式(圖案、工藝等)和尺碼,定下的交貨時間亦相當短。有些外國客戶更會不預測貨品的銷量,寧願到接近季尾、看到不同貨品的銷情時,才緊急落單,要求製衣廠趕工生產以及空運交貨。因此,製衣廠要想辦法如何與時並進。
一人可負責多個工序 減人力成本
他們在前年便想到,除了要採用較先進的機械技術代替人手之外,還要將這些工序一條龍和無縫地連接起來,以提高自動化程度,令到一個普通操作員也可以負責幾個工序。
他們將這個概念與一些港資紡織機器生產商分享,邀請有興趣者一起研發。結果,田島刺繡機械有限公司願意合作研發,以及負擔一半的研發費用,餘下費用則取得「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
他們和田島公司研究過市場需求後,決定要設計和組裝一部結合數碼印花、電腦刺繡、超聲波燙石(超聲波加熱壓貼)這三大表面裝飾工藝的自動化機器。
孫國偉表示,市場上已有這些單一功能的機器。但即使如此,由於各個工序分離,每次都要將衣服重新裝卸入架(夾具),以固定對位,每部機器亦分別由一部電腦控制。即是說,仍然需要好幾名工人去操作。
他們所設計的「多功能表面裝飾機」,其實就是將市面的數碼印花機、電腦刺繡機、超聲波燙石機連接起來,但在三者之間加上可以自動運輸衣服的機械路軌,而且三者都是由一部電腦控制。
設機械路軌 自動運輸衣服
這樣,負責操作的員工便只需將衣服套上用來固定對位的架一次,以及在電腦載起圖像,機器就會自動完成三個工序。因此,只要那名工人略懂操作電腦,一個人負責三個製作工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生產力促進局和田島公司用了一年半來研發出這部「多功能表面裝飾機」,後者已在其內地廠房試用了半年,還邀請過一些製衣廠負責人參觀其運作。稍後,田島公司還會在展覽中公開展出這部機器。估計當田島公司正式生產這部機器時,其售價大約是40萬至50萬元。
售價料數十萬元
孫國偉表示,這部機器大致上已完成試驗。但若有需要,還可以在輸入輸出部分增加一些設備,令其自動化程度更高。
例如,可以在輸入部分增設一個多層裝置,讓操作員一次過放入數十件已經套上架的衣服。機器每次取出一個架(一件衣服)之後,下面的架會自動升高一級。輸出部分亦增設一個類似的多層裝置。這樣,那名操作員一次過將數十件衣服套上架以及放進輸入裝置之後,甚至可以暫時離開去處理其他東西,然後隔一段時間才回來收貨。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葉家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