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江蘇南京一市民日前以6萬元人民幣購買一個似碗非碗、似盤非盤、釉色有古樸質感的「古董」容器,品玩下發現底部有「微波爐適用」字樣,卻投訴無門。
《揚子晚報》報道,南京一名王姓男子去年底在某古董店看中了一件標價約7萬元的古董,於是透過關係找到店主在古董行業的朋友,在中間人撮合下最終以6萬元成交。
王姓男子將它買到手後,王呼朋喚友到家中把玩古董,一名朋友發現器物底部釉色下好像有字迹,就告知王說,古玩底部有字叫「款」,可見證年代,有助古玩的增值。王得知後,即把該器物送往鑑定機構,但經過檢測,發現底部字迹竟然是「微波爐適用」。
自願購買 追討無門
據報道,儘管買到假古董,但因王是自願購買,店主、中介均未強迫推銷,而且未承諾是什麼朝代的古董,在法律上較難界定涉嫌詐欺,因此法院未受理該案,他也求助無門。報道引述業內人士指,古玩行業的假貨不少,如果想買得放心,最好選擇大拍賣行,但也並非萬無一失。如在拍賣行買到假貨,可以請文物專家鑑定,持鑑定書向拍賣行舉證投訴。
《揚子晚報》報道,南京一名王姓男子去年底在某古董店看中了一件標價約7萬元的古董,於是透過關係找到店主在古董行業的朋友,在中間人撮合下最終以6萬元成交。
王姓男子將它買到手後,王呼朋喚友到家中把玩古董,一名朋友發現器物底部釉色下好像有字迹,就告知王說,古玩底部有字叫「款」,可見證年代,有助古玩的增值。王得知後,即把該器物送往鑑定機構,但經過檢測,發現底部字迹竟然是「微波爐適用」。
自願購買 追討無門
據報道,儘管買到假古董,但因王是自願購買,店主、中介均未強迫推銷,而且未承諾是什麼朝代的古董,在法律上較難界定涉嫌詐欺,因此法院未受理該案,他也求助無門。報道引述業內人士指,古玩行業的假貨不少,如果想買得放心,最好選擇大拍賣行,但也並非萬無一失。如在拍賣行買到假貨,可以請文物專家鑑定,持鑑定書向拍賣行舉證投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