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極少數人操控反水貨客議題,行為舉止愈趨激越,已非意見表達那麼簡單,而是攻擊內地旅客,超越法律尺度和可容忍程度,警方對這些人宜採取零容忍對策,應該果斷強力制止,不能再讓他們的胡作非為繼續激化內地與本港矛盾,毒害兩地民衆的關係。另外,水貨客對一些地區的居民生活,確實帶來不便和困擾,這是「一簽多行」衍生出來的問題,本港與中央、深圳當局要盡快達成共識,調整一簽多行政策,從源頭解決問題。
鬧事者野蠻暴力
大多市民不認同
前日,少數人透過網上號召組織,以反水貨客為名,先後在上水、屯門和尖沙嘴鬧事搗亂,他們沿途叱喝叫罵,對內地旅客極盡侮辱歧視之能事;推撞、飛踢內地旅客和本港居民,連拖着篋的途經港人也不能倖免,要打開篋讓他們「檢查」和查看身分證,證明港人身分才得以脫身,小孩受驚哭泣,有市民的物品則被破壞等。這些人的行徑,偏離本港一貫崇奉的法治、包容、文明、理性的精神和價值,他們目無法紀、囂橫跋扈、野蠻暴力,絕大多數市民都不會認同和支持。
這些人借題發揮,言行逐步升級,例如他們表面上針對水貨客,卻衝進金行,大罵正在選購金飾的內地旅客,當然,水貨客可能也有買金的人,不過相信絕少,因此,他們針對的其實並非水貨客,而是內地旅客;另外,上星期在所謂「光復元朗」行動中,他們衝擊警方防線,與執勤警員衝突,警方在行動中檢獲多款自製攻擊性武器,包括疑似辣油噴劑、警棍、鎅刀、用洗衣機蓋製成的盾牌,以及一些易燃液體等;這些人的取態愈趨極端激進,還準備了武器,則他們意欲何為,有什麼目的,使人憂疑不已。
近年,內地旅客來港持續增加,去年已達6080萬人,本港承載力處於臨界點,居民生活所受滋擾衆所周知,極端激進人物的所為,目的不在表達意見,要求政府正視並採取措施改善,而是刻意擴大矛盾,製造內地旅客與本港居民關係惡劣的景象,有人將之抹上「港獨」色彩,或許言過其實,不過,不利於兩地居民良性互動,卻是可以肯定的。連續幾星期的所謂光復行動,極端激進人物好像玩上了癮,並沒有收手迹象,對於他們搗亂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警方應及時果斷制止,不能讓一小撮人的激越行徑,影響社會公衆的利益。
極端激進人物應受到強烈譴責,若有違法情事,警方應該調查追究責任,不過,這些人的存在,是因為社會上有土壤讓他們滋長。特別是上水、粉嶺、沙田元朗和屯門等地區,水貨客擠擁在街頭,對當區居民的生活確實帶來不便和滋擾,情况相信與一簽多行有關。去年以一簽多行來港的深圳戶籍居民約150萬人,其中約兩成即約30萬人一年內來港10次或以上,當中逾1萬人更來了100次或以上,平均3.65日來港一次。單看數字不算多,不過,關鍵在於他們大多集中在上述地區,從事水貨活動,加上一些來港次數不頻密的旅客,同時在這些地區購物消費,途為之塞的景象,就會經常出現。極端激進人物就是利用這種情况聯繫、組織和發展起來。
一簽多行必須調整
積極研議建購物城
特首梁振英已經向中央提出調整內地旅客來港的建議,港澳辦正在牽頭與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研究落實方案;另外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水貨客利用內地和香港兩地價格差異逃避海關監管,購買商品不是為了正常消費目的,以小量多次購買方式,從香港大量採購水貨,他承認,水貨活動給香港民眾生活帶來不便,也擠壓合法企業經營空間,同時擾亂內地市場秩序,實屬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看來,內地當局對水貨問題、水貨客的滋擾認識上較清晰,反而,本港業界顯得較猶豫。
本港零售業界對調整一簽多行,顯得有保留,曾經提出過可以調整,但是改為一簽52行,即是每周可以來一次,熟悉情况人士都知道,若按業界建議的調整,其實意義不大。零售業從業界利益出發,藉此維持人流持續不斷,使生意不受影響,不過,零售業不能只看到業界利益,現實上還有更大的公衆利益要顧及,若處理不好,零售業也不能獨善其身。
現在的一簽多行模式必須調整,起碼紓緩新界西和新界東兩處地區的擠迫情况;另外,關於邊境購物城,政府應該積極研議發展,若在邊境設置數個購物城,專供內地人士過境購物,分散過度集中的旅客,則屆時回復一簽無限行也不會有問題。因此,現在的情况是當局應該兩手抓,一手是警方從嚴執法,嚴打借水貨客議題鬧事、搗亂秩序的人;另一手是從速研議開拓邊境購物城,分流內地旅客,減少本地居民受到的滋擾。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鬧事者野蠻暴力
大多市民不認同
前日,少數人透過網上號召組織,以反水貨客為名,先後在上水、屯門和尖沙嘴鬧事搗亂,他們沿途叱喝叫罵,對內地旅客極盡侮辱歧視之能事;推撞、飛踢內地旅客和本港居民,連拖着篋的途經港人也不能倖免,要打開篋讓他們「檢查」和查看身分證,證明港人身分才得以脫身,小孩受驚哭泣,有市民的物品則被破壞等。這些人的行徑,偏離本港一貫崇奉的法治、包容、文明、理性的精神和價值,他們目無法紀、囂橫跋扈、野蠻暴力,絕大多數市民都不會認同和支持。
這些人借題發揮,言行逐步升級,例如他們表面上針對水貨客,卻衝進金行,大罵正在選購金飾的內地旅客,當然,水貨客可能也有買金的人,不過相信絕少,因此,他們針對的其實並非水貨客,而是內地旅客;另外,上星期在所謂「光復元朗」行動中,他們衝擊警方防線,與執勤警員衝突,警方在行動中檢獲多款自製攻擊性武器,包括疑似辣油噴劑、警棍、鎅刀、用洗衣機蓋製成的盾牌,以及一些易燃液體等;這些人的取態愈趨極端激進,還準備了武器,則他們意欲何為,有什麼目的,使人憂疑不已。
近年,內地旅客來港持續增加,去年已達6080萬人,本港承載力處於臨界點,居民生活所受滋擾衆所周知,極端激進人物的所為,目的不在表達意見,要求政府正視並採取措施改善,而是刻意擴大矛盾,製造內地旅客與本港居民關係惡劣的景象,有人將之抹上「港獨」色彩,或許言過其實,不過,不利於兩地居民良性互動,卻是可以肯定的。連續幾星期的所謂光復行動,極端激進人物好像玩上了癮,並沒有收手迹象,對於他們搗亂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警方應及時果斷制止,不能讓一小撮人的激越行徑,影響社會公衆的利益。
極端激進人物應受到強烈譴責,若有違法情事,警方應該調查追究責任,不過,這些人的存在,是因為社會上有土壤讓他們滋長。特別是上水、粉嶺、沙田元朗和屯門等地區,水貨客擠擁在街頭,對當區居民的生活確實帶來不便和滋擾,情况相信與一簽多行有關。去年以一簽多行來港的深圳戶籍居民約150萬人,其中約兩成即約30萬人一年內來港10次或以上,當中逾1萬人更來了100次或以上,平均3.65日來港一次。單看數字不算多,不過,關鍵在於他們大多集中在上述地區,從事水貨活動,加上一些來港次數不頻密的旅客,同時在這些地區購物消費,途為之塞的景象,就會經常出現。極端激進人物就是利用這種情况聯繫、組織和發展起來。
一簽多行必須調整
積極研議建購物城
特首梁振英已經向中央提出調整內地旅客來港的建議,港澳辦正在牽頭與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研究落實方案;另外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水貨客利用內地和香港兩地價格差異逃避海關監管,購買商品不是為了正常消費目的,以小量多次購買方式,從香港大量採購水貨,他承認,水貨活動給香港民眾生活帶來不便,也擠壓合法企業經營空間,同時擾亂內地市場秩序,實屬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看來,內地當局對水貨問題、水貨客的滋擾認識上較清晰,反而,本港業界顯得較猶豫。
本港零售業界對調整一簽多行,顯得有保留,曾經提出過可以調整,但是改為一簽52行,即是每周可以來一次,熟悉情况人士都知道,若按業界建議的調整,其實意義不大。零售業從業界利益出發,藉此維持人流持續不斷,使生意不受影響,不過,零售業不能只看到業界利益,現實上還有更大的公衆利益要顧及,若處理不好,零售業也不能獨善其身。
現在的一簽多行模式必須調整,起碼紓緩新界西和新界東兩處地區的擠迫情况;另外,關於邊境購物城,政府應該積極研議發展,若在邊境設置數個購物城,專供內地人士過境購物,分散過度集中的旅客,則屆時回復一簽無限行也不會有問題。因此,現在的情况是當局應該兩手抓,一手是警方從嚴執法,嚴打借水貨客議題鬧事、搗亂秩序的人;另一手是從速研議開拓邊境購物城,分流內地旅客,減少本地居民受到的滋擾。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