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兩名瑞士機師周一起輪流駕駛太陽能飛機「太陽動力2」號,展開首次環球飛行,預計經過包括中國重慶和南京等11個站,7月底或8月初返回中東的出發點。飛機沿途將利用覆蓋機身的太陽能電池儲電,毋須一滴油便飛越三大洲、兩大洋共3.5萬公里,既創造紀錄,又推廣綠色環保能源。
碳纖維製 鋰電池支撐晝夜行
博爾施貝格(André Borschberg)與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昨日清晨7時12分駕駛「太陽動力2」(Solar Impulse 2)號從阿聯酋阿布扎比起飛,經阿曼的馬斯喀特前往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太陽動力2」由碳纖維製造,重量相當於一輛四驅車,藉覆蓋機翼和機身的1.7萬塊太陽能板和633公斤充電鋰電池提供能量,可以晝夜飛行。4個17.5匹馬力引擎僅會因熱流失3%能量,不似傳統引擎流失約70%。皮卡德說:「我們希望分享乾淨能源的視野,氣候變化為航空市場引入嶄新綠色技術帶來契機。」
在總共長約617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兩名機師要棲身於只有3.8立方米的機艙,還得忍受機外溫度可由零下40℃至40℃的變化,但機內並無溫度控制。機艙內配備維生系統、糧食、氧氣供應,以及可調校為睡牀、椅子或坐廁的三合一機師座位。
椅子坐廁合一 機師練瑜伽紓壓
兩人計劃利用練瑜伽來調適侷促生活引起的不適。博爾施貝格表示,最大的挑戰還是保持注意力集中。途中不同分段飛行時間短則12小時,長達120小時。兩人將每隔2至4小時輪流小休20分鐘,不能久睡。任職心理醫生的皮卡德已向博氏傳授自我催眠和冥想技巧。
「太陽動力2」最高航速為每小時140公里,為了省電會以一半速度飛行。摩納哥地面控制中心有氣象專家、航空控制人員和工程師等65人當值支援,另有一支65人小組沿途跟隨「太陽動力2」提供協助。
《航空》雜誌副編輯里德(Bill Read)表示,由於電池提供的能量極有限,太陽能飛行還未到適用於商用飛行的程度。
碳纖維製 鋰電池支撐晝夜行
博爾施貝格(André Borschberg)與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昨日清晨7時12分駕駛「太陽動力2」(Solar Impulse 2)號從阿聯酋阿布扎比起飛,經阿曼的馬斯喀特前往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太陽動力2」由碳纖維製造,重量相當於一輛四驅車,藉覆蓋機翼和機身的1.7萬塊太陽能板和633公斤充電鋰電池提供能量,可以晝夜飛行。4個17.5匹馬力引擎僅會因熱流失3%能量,不似傳統引擎流失約70%。皮卡德說:「我們希望分享乾淨能源的視野,氣候變化為航空市場引入嶄新綠色技術帶來契機。」
在總共長約617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兩名機師要棲身於只有3.8立方米的機艙,還得忍受機外溫度可由零下40℃至40℃的變化,但機內並無溫度控制。機艙內配備維生系統、糧食、氧氣供應,以及可調校為睡牀、椅子或坐廁的三合一機師座位。
椅子坐廁合一 機師練瑜伽紓壓
兩人計劃利用練瑜伽來調適侷促生活引起的不適。博爾施貝格表示,最大的挑戰還是保持注意力集中。途中不同分段飛行時間短則12小時,長達120小時。兩人將每隔2至4小時輪流小休20分鐘,不能久睡。任職心理醫生的皮卡德已向博氏傳授自我催眠和冥想技巧。
「太陽動力2」最高航速為每小時140公里,為了省電會以一半速度飛行。摩納哥地面控制中心有氣象專家、航空控制人員和工程師等65人當值支援,另有一支65人小組沿途跟隨「太陽動力2」提供協助。
《航空》雜誌副編輯里德(Bill Read)表示,由於電池提供的能量極有限,太陽能飛行還未到適用於商用飛行的程度。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