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
電腦屏幕顯示搜尋結果,香港與古巴之間的直線距離約1.5萬公里;身為美洲唯一共產國家,過去半世紀,一直遭美國施行全面經濟制裁,物資短缺,時間猶如停頓,令這遙遠國度更添神秘,全球旅客近年爭相前往一看究竟。茫茫人海中,有位土生土長的香港女子,曾在那邊生活5年。陳美玲(Mayling)與古巴的緣分很深,她成為哈瓦那大學的研究生,更邂逅原籍古巴的丈夫Eduardo,直至2010年回流香港。記者羨慕她的瀟灑,她卻說事在人為﹕「你現在買張機票便去吧!」
■Profile﹕陳美玲(Mayling)
現職香港樂施會國際項目總監,曾任香港地球之友執行總監、商業與人權資源中心(BHRRC)東亞代表及香港城市大學講師;80年代到英國進修,先後於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及University of London獲學士及碩士學位,也曾入讀哈瓦那大學農村農業研究所;曾出版《古巴農業改革》及與友人合寫《敲打天堂的門。古巴》等著作。
「想飛就飛?」記者以「香港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等我處理」作辯解,Mayling不以為然﹕「藉口!現在很多香港人非常害怕不穩定,覺得這裏有家庭、工作和朋友,有很多事情會發生,於是不認為外面世界發生的事會更好,這種思想習慣會令人卻步。」
踏遍美亞非洲 鋪鋪清袋
Mayling天性浪漫又勇敢,不怕獨自上路,說到離鄉別井,她經驗豐富。1985年於理工學院畢業,當了兩年社工後,決定離家到英國進修,渴望出走的心如此強烈,因香港不夠「好玩」。「香港太細,不能夠容納我的想法,我亦覺得人是需要很多excitement(衝擊)的,但這裏不夠。」
自此以後,Mayling的生活方式大概就是,在香港打幾年工,然後飛到外地,或旅遊或進修或當義工,一去數個月,甚至逾年,千金散盡了,便返家尋找工作,從頭開始,她笑言﹕「每一次回到香港,我口袋都是使清光的。」由80年代念書時計起,她先回內地,穿州過省,往後版圖愈來愈闊,蒙古、印度、贊比亞等,足迹遍及亞洲和非洲;90年代轉戰美洲,1996至1997年間旅居厄瓜多爾1年多,其間夢想終於成真,到了她心儀已久的古巴。8年後,即2004年,她再次回到古巴,這一趟,她開始有留居當地的念頭。
「我想,古巴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古巴人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亦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與立場,什麼事情也懂得似的,非常健談,生性樂天,令人覺得開心,加上那時我又做了6、7年工作,覺得要move around(離開一會),而當時我最想去見識、擴展自己網絡的,就是古巴。」這趟旅程回港後,Mayling於2005年再到古巴,於首都哈瓦那(Havana,舊稱夏灣拿,西班牙語La Habana)定居,到哈瓦那大學的農村農業研究所念碩士,同年遇上和戀上古巴男子Eduardo,2008年結婚,直至2010年一同回港定居,對Mayling來說,這5年的光景開拓了第二人生。
對港人來說,畢竟古巴太遙遠了,當地城市是怎麼模樣,腦海中連畫面也欠奉,去旅行實在「冒險」。Mayling給大家派定心丸,說如對這個國家全無認識,籌備旅行前,不妨看看15年前在香港上映的《樂滿夏灣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看完這齣紀錄片後,你便知道去古巴要做些什麼」。
古巴讀農業 遇上有緣人
電影中,除一眾耆英輩音樂人的演奏功架教人拍案叫絕,穿插期間的街頭紀實片段,也是不能錯過,「舊的汽車,舊的西班牙殖民屋,整體氛圍,有如一個打扮尊貴的老女人,她的風華永不消逝」。尤其是在哈瓦那舊城區(Habana Vieja),放眼望去,很多舊建築都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很多文化遺產只能遠觀,但哈瓦那舊城區是尋常百姓家,有很多人在這些舊建築中生活,在曬衫,在踢波,有小朋友走來走去,感覺很活生生,你可以慢慢行,於街巷中轉來轉去」。她說,在舊城區游走,有如跳進《樂》的世界那樣,每天體驗不同版本的電影片段,天天新款。
文化遺產處處 首都匯聚景點
Mayling表示,古巴是個極容易旅遊的地方,只需有兩周假期已可成行;首都哈瓦那是濃縮版的古巴景點重鎮,又因為有海灣絕色,感覺悠閒愜意,「很多首都好悶,但古巴你可以去一至兩個星期也不會悶」。除舊城區,還有三個必到地區,包括中區(Centro Habana)、住宅區Vedado及高尚住宅區Playa。Mayling尤其推介中區,通向哈瓦那大學的23街(23 Street);1959年哲古華拉與卡斯特羅革命成功後,一度成為政府總部辦公室的Hotel Habana Libre;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和奧斯卡影帝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等名人曾經入住的古巴國家酒店(Hotel Nacional de Cuba),統統匯聚中區。
至於Vedado區,則可以到約翰連儂公園(John Lennon Park)跟他的銅像合照,「因為他的眼鏡試過遭人家偷走,所以那邊有團義工隊,24小時輪流看護」。如果想到其他地方,可向東走,到距離哈瓦那3小時車程的Santa Clara,正是立法會議員「長毛」梁國雄的偶像——哲古華拉的陵墓及博物館的所在;由哈瓦那向西走,到達Pinar del Río,可以入住民宿和一嘗古巴雪茄之味。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或BNO人士均須簽證,需5個工作天處理,收費$250,古巴駐港領事館電話﹕2525 6320
機票﹕香港無直航客機往古巴,可經加拿大或歐洲轉機,香港→多倫多→哈瓦那屬最短距離航程,經濟客位由$14,836起(未連稅及燃油附加費);查詢﹕http://www.zuji.com.hk
匯率﹕古巴實行雙匯率雙貨幣政策,貨幣包括外匯券(Cuban Convertible Peso,簡稱CUC)及古巴披索。CUC供外國遊客使用,與美元的匯率為1兌1(即1 CUC兌7.8港元),宜帶美元、歐元或英鎊在當地兌換;此外古巴不接受由美國的銀行簽發之信用卡
住宿﹕建議入住民宿,價錢實惠,亦可跟當地居民近距離接觸,可透過主流訂房網站及旅遊網站預約
旅遊資訊﹕http://www.lonelyplanet.com/cuba
文:蔡俊業
圖:Peter Arfanis
編輯:屈曉彤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