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國樑﹕遷都西山 反腐新構想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27日 06:35
2015年02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的霧霾曾引發前總理朱鎔基遷都的感慨,引來一番熱議。後聞中央擱置討論,但霧霾依舊。今傳習近平對遷都持開放態度,料必成為「兩會」熱門話題。


遷都11大理由 尤利反腐

歷來提出遷都的理由不下百條,目前較有代表性有11條:一是霧霾;二是堵車;三是樓價;四是物價;五是就學難;六是看病難;七是天安門中樞地帶易受恐襲;八是戰備;九是作為穩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十是有利拉動內需;最後重點談談一個新提法,即遷都有利反貪防腐。


古語云:「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句話現被用來形容貪官,「小貪貪於野、中貪貪於市、大貪貪於朝」。這有一定道理,因為首都設於商業大都會易滋生貪腐,燈紅酒綠太有吸引力了,吃喝玩樂、聲色犬馬又僅一步之遙。官商雜居又為官商勾結,權、貨交易提供了便利。唯此,只有將首都遷往遠離市井之地,才有望在「朝」、「市」兩方面杜絕貪腐根源。


美國遷都華盛頓,就嚴禁金融商業總部跟隨遷入,並不許有工廠企業,原意是防止工人階級聚集,但客觀上起到防止首都圈官員貪腐作用。與美國類似做法的有加拿大、澳洲、前西德、巴西等,都將首都遷離商業大都市。英國首都雖在倫敦,但該城行政區、商業區、工業區劃分明確,相互間距離甚遠,官商不易混雜,這與中國歷代都城相似,《紅樓夢》描述賈政外任誤墮貪局被參回京,其妻慶幸「還是做京官安穩」,說明當時京城佈局不易涉貪。


西山建「小首都」最適宜

北宋諫臣兼文學家史學家范鎮形容北京為:「虎踞龍盤,形勢雄偉。以今考之,是邦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勝甲於天下,誠天府之國也。」除了地緣優越外,北京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作為首都是合適的。但不遷都又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兩全其美之策是將權力中樞遷往京西的西山,設西山特區作為「小首都」,做法類似美國首都哥倫比亞特區(D.C.)。


此外,現職中央官員及家屬一律居住西山,誰還敢一車一車運鈔票去買官?這是在「朝」方面的另一防貪措施。至於從戰備出發,遷都往河南、湖北、西部,皆不可取,在導彈和空天一體戰年代,遷入內陸多遠都無濟於事,且這樣遷都過分傷筋動骨。


古代是告老還鄉,現在是告老還京,導致權貴聚京,這絕不利於政治清明和反貪防腐。因此,官員退休、離職、調職必須遷出西山,主要領導人可留居北京,其他領導人又非北京人一律不留京,任其全國擇地,國家送一豪華居所,讓其享「勅造府第」榮耀又獲實惠,以收養廉之效。


「小首都」須離北京市區100至200公里,與美國新舊首都費城和華盛頓距離相若,既離市區不太遠,又不便貪官外出鬼混。外國使館理應隨駐在國之中樞,一同遷往西山,不容其留在市區惹事。西山特區只住公務員、軍警、使館人員及相關家屬,除酒店、宿舍,非特許不設民居,以防成為另一個北京。如此整治,北京可見藍天。


西山更靠近山西省,有助提振山西經濟。此外,西山至太行山均是崇山峻嶺,適合建造抗核爆的地下大本營,保護最高首腦並指揮應變。


須融匯五千年文明精髓

「小首都」設計可參照北京中樞佈局,又可重新設計,做到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並體現五千年文明精髓,融入五行風水和易理。中樞九五之地必須背山面海,以符「仁山智水」之說。「小首都」不宜設特大廣場,閱兵仍在天安門廣場,原人民大會堂改為中國文化堂。


城門是中國特色,老北京有「裏九外七」16座門,中國的凱旋門「德勝門」有必要在「小首都」重現,還需有現代化的烈士公園和先賢祠忠烈堂之類,貫徹承前啟後的精神。


值得一說的是,中國歷朝歷代都厚待設計和建造皇城的工匠。西山特區應闢一隅為工匠區,任其各顯特色建一居所,並可傳給後代,則其世世代代都會自覺守護這座都城,並將中國的建築藝術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香港軍事評論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